大禹節水:一半盈利靠補貼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從接手凈資產為負的老國企,到首批創業板上市,大禹節水(300021)董事長王棟只用了6年時間。從其招股書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家頗受政府扶持的民營企業。
大禹節水董秘王光敏10月13日對《投資者報》表示,中國用于灌溉節水的設備,大多數時候都由政府買單,中國農民還不習慣于自己購買節水設備,這一現象在新疆、甘肅、內蒙古以外的區域尤為明顯。
一半盈利靠補貼
大禹節水是集節水灌溉材料的研發、制造、銷售,以及節水灌溉工程的設計、施工等為一體的專業化節水灌溉工程系統供應商,業務主要集中在甘肅地區和新疆地區。
實際上從大禹節水的招股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府扶持的影子。2007年、2008年以及2009年上半年,大禹節水享受的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減免所得稅、滴灌帶免征增值稅等稅收優惠分別為公司增加了654.49萬元、1011.14萬元和414.78萬元凈利潤,占凈利潤的比重分別在 44.43%、51.55%和50.22%。
顯然,如果沒有這些補助,大禹節水根本無法滿足創業板“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的要求。上市接近一年的時間,大禹節水早在上市之初,就有分析員表示,市盈率高于正常值,風險較高。
今年一季度,云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五省市遭遇百年難遇旱情,大禹節水曾經作為抗旱概念股受到追捧。
在這樣對于一個企業發展難得機遇下,大禹節水也未能拿出一個好的業績來回報投資者。王光敏對此表示,從過去幾年來看,上半年一般是企業經營的淡季,旺季會在下半年到來,而西南五省的旱情,公司幾乎沒有直接受益,因為這些區域本來并不缺水,很難因為一次旱情改變消費習慣。
未來面臨競爭加劇
根據大禹節水201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凈利潤850萬元,同比僅增長2.96%,可以用平淡來形容。
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持續降低。2007年的凈現金流量為1085萬元,到2008年驟降為60萬元,2009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的凈現金流量變為負值,分別為-3147萬元和-4573萬元。
中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據預測,在2030年前后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高峰,糧食需求將增加到6.4億~7.2億噸。
從目前中國水資源供需狀況來看,如此大的農業水資源供給是不可能實現的,農業將缺水500億~700億噸。出路只有一條,即提高農業灌溉水利用效率,節水農業的發展是必由之路。
只是大禹節水未來的發展仍然堪憂,業績如果不能快速有起色的話,行業競爭對手如同“雨后春筍”般涌出,畢竟這不能完全算是一個高科技的行業,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地域優勢也不會那么明顯了。
因此,隨著節水灌溉行業競爭的日益加劇,技術創新已成為持續贏得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首要條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