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秋糧收獲超九成 有益糧價穩定

鉅亨網新聞中心


記者昨日從農業部獲悉,目前秋糧收獲已經超九成,今年糧食產量有望實現“七連增”,連續四年保持在1萬億斤以上。專家表示,秋糧的豐收對穩定糧價有一定作用。

秋糧豐收有利價格穩定

農業部昨日發布消息,截至11月8日,全國已收獲秋糧作物10.96億畝,完成應收面積的94.5%。分作物看,中稻、玉米、大豆收獲已基本結束;雙季晚稻已收6160萬畝,完成64.3%。

全國已播秋冬作物5.82億畝,完成計劃的82.2%。其中,冬小麥已播3.19億畝,完成計劃的92.9%;冬油菜已播9510萬畝,完成計劃的88.8%。


對此,專家表示,秋糧豐收的消息對糧價穩定會起到一定作用。光大證券分析師指出,此輪糧食價格的上漲是從俄羅斯、巴西等國糧食減產開始的,從一定程度上講,我國糧食豐收的消息將會有利于價格穩定。

此外,國家有關部門也在為明年糧食生產積極準備。農業部9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農業部門迅速行動,加強冬前麥田管理,為奪取明年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穩定價格切忌一味打壓糧價

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糧食價格上漲帶來的利益對農民是一種公平的市場補償,在穩定市場價格時,不能單純打壓糧價。

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表示,盡管存在成本因素,但目前很多秋糧的上漲是反季節上漲,王小語稱之為“補漲”,他分析,糧價上漲主要是國外糧價上漲的傳導以及各類要素價格上漲的“示范”作用,比如房地產、鐵礦石等。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也表示,今年的農產品漲價,要把它放到整個宏觀經濟的背景中來看,“各種要素都在漲,憑什么不讓農產品漲?”

陳錫文認為,最近新一輪農產品整體漲價與供求無關。漲價的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是,人力成本的增加;二是,國際大宗產品價格上漲,包括能源、礦產等都是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從而導致主要農產品國際價格上漲,對國內也有傳導作用;三是,“大災之年”的印象會令人產生秋后農產品價格可能會上漲的預期,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農產品收購、儲存、營銷等領域,使得農產品價格上升。此外,農民對部分品種產生惜售心理,也是推高農產品價格上升的一個原因。

“現在東北水稻收購價是每斤1.3元,玉米是0.7元,大豆達到1.9元,均高于去年”,王小語對記者說,在市場預期上漲的情況下,部分農民確實惜售。

但王小語表示,糧食市場價格信號對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很多作用,在所有要素都在漲價的情況下,要穩定價格,切忌單純靠打壓糧價。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