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劉益謙1.2億元增資旗下兩大保險公司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天茂集團周一晚間公告稱,已簽訂對國華人壽和天平車險兩家保險公司的增資協議,分別向2家公司增資4008萬元和8000萬元。增資完成后,天茂對兩家公司的股東權益均為20%,成為2家公司的第一大發起人股東。

以醫藥和化工為主業的天茂集團背后,是有“法人股大王”之稱的上海富豪劉益謙及其龐大的資本集團,而劉益謙繼攫取法人股收購和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暴利后,借助做大旗下2家保險公司最終完成上市已成為其垂涎的又一個“金礦”。據悉,天平車險自去年9月份進入上市輔導以來進展順利,最快可能于今年年底前掛牌上市。

增資后成國華第一大股東

去年因接連參與近10家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而名噪一時的“法人股大王”劉益謙最近又出新動作。天茂集團本周一晚間接連發出2份公告,稱分別參與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方案已獲得公司及2家保險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后方可生效。


根據增資協議,天茂集團將以公司自有資金參與2家保險公司增資擴股計劃,其中,以1元/股的價格向國華人壽增資4008萬元現金;以5元/股的價格向天平保險增資8000萬元現金。增資完成后,天平車險的總股本將達到6.3億股,其中天茂持有1.26億股;而國華人壽增資后注冊資本將由8億元增加至10億元。雖然持股比例均為20%,但2家公司的增資意義卻大不一樣。天茂有關人士表示,“天平車險所有股東均按原持股比例進行增資,因此增資完成后,公司的股權結構沒有發生變化,而通過對國華人壽的增資,天茂集團將成為第一大發起人股東。”

天平已成天茂的賺錢機器

無論是天平車險還是國華人壽,均是近年來劉益謙在其龐大的投資布局中發明的“新招”。公開資料顯示,天平車險成立于2004年12月31日,是國內第一家專業汽車保險公司,非核心業務外包模式以及輕資產運作是其最主要的特點。劉益謙通過其創建的新理益投資管理公司,僅用16.86%的股權就將天茂集團控制在手中,僅憑借4%的股權就掌控了天平車險和國華人壽。天茂集團也成為國內唯一坐擁產、壽兩張保險牌照的民營上市公司。

2009年年報顯示,天平車險實現凈利潤1.4億元,天茂集團從中直接獲益2801.9萬元,占據該公司當年凈利潤總額的55.7%。東北證券某化工研究員曾表示,天茂集團的主業化工和醫藥近年來表現并不好,之所以在2009年度能夠進行10送轉10的高送配,更多是依賴天平車險的盈利貢獻。

2007年11月,天茂集團又聯合國內其他5家上市公司發起成立國華人壽,其中天茂集團出資5997萬元持有國華人壽5997萬股。2009年,國華人壽實現營收40.9億元,凈利潤2748.4萬元。某券商保險業分析師表示,盡管短短3年便實現盈利,但國華人壽的“底子”畢竟還薄,其變成穩定的賺錢機器還需時日。 車險賺錢難 壽險成培育重點

事實上,由于國內壽險和車險牌照逐漸增加,2家民營保險公司所面臨的競爭形勢也日趨嚴峻。

以天平車險為例,在2007年以前,該公司業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直到2007年才開始盈利。與平安、人保等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相比,天平車險的持續盈利能力并不顯著。

W IND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天平車險累計保費收入12.89億元,同比增加148%,在全部財產險公司中排名第16位;不過4月份當月,該公司保費收入僅2.79億元,環比下降了14%。有保險業內人士指出,車險收入盡管在財產險中占比很大,但整個車險業務實際上仍處于盈虧邊緣。

對于國華人壽,業內人士指出,其除了在上海本地稍具資源優勢外,在國內其他地區的網點分布仍然局限在北京、山東、河南、浙江、廣東等地,所占市場份額與其他主要壽險公司相比更顯微不足道。不過正是看重壽險業務未來的增長潛力,在劉益謙的謀劃下,國華人壽成立兩年來,天平車險大批部門精英骨干已陸續被調往國華人壽。

天平國華或會合二為一?

根據天茂集團此前公告,天平車險已于2009年9月份和國泰君安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正式進入上市輔導期。來自天平車險的消息稱,截至目前這一工作進展順利。而國內上市輔導期一般情況下為1年,據此市場傳聞天平車險最快將于今年年底前申請上市,待國華人壽培育壯大后,天茂可能將兩家保險公司整合成一家保險集團,實現上市獲利。而南都記者昨天就此致電劉益謙本人和新理益,均未得到有關天平車險上市問題的任何回應。

而東北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邵振華則表示,天平車險盈利并不是像外界宣稱的那樣優秀,市場占有率大概才0.2%-0.3%,公司也并沒有像大家以為的發展那么快,只是由于前期基數比較小,所以顯得發展迅猛。但這種發展速度在公司規模擴大之后就會停下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