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中冶海外"購糧"欲完整產業鏈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冶集團又一次要在海外出手。“我們股份公司確實是在競購英美資源集團鋅業務,這也符合我們一貫的想法,畢竟資源開發是我們的一個主業板塊。”4月13日,中冶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辦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確認。

提及中冶集團的鋅業務,則不得不提到其旗下的鋅業股份(000751.SZ)。早在2007年,中冶集團就通過入股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從而間接成為鋅業股份大股東。

然而雖為我國最大的冶煉廠之一,鋅業股份卻一直苦于沒有自己的礦山資源,“導致加工費很容易受制于人,遇到金融危機這樣的情況就會比較困難,如果能夠解決資源的問題對它的幫助當然就會相當大。”中信建投有色行業分析師張芳對記者如是分析。

這也是中冶的如意算盤。“從長期來看,肯定是把礦產和冶煉結合起來,形成協同效應,”上述中冶人士表示,“不過,目前還沒有進展到那一步。”


601618

海外競購

受金融危機影響,鋅價一度跌入低谷,全球許多鉛鋅生產企業停產減產;而擁有不少鋅業務的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與其競爭對手Xstrata的收購合并方案也在2009年因故擱淺。

隨后,英美資源集團開始考慮出售部分資產。“資產的出售正在進行之中,投資者表現了濃厚興趣。”英美資源集團新聞發言人迪爾比對外表示。目前,英美資源集團計劃出售的鋅資產包括納米比亞的Skorpion、愛爾蘭的Lisheen及南非的Black Mountain及Gamsberg等業務。

據國外媒體報道,有不少公司對這些業務感興趣,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巨頭Apollo和First Reserve、印度礦企Vedanta Resources PLC和加拿大礦企HudBay Minerals Inc.。不過,有分析師表示,對于買家而言,這些業務中有些項目的資本支出需求很高,因此,與其它國外的競爭對手相比,中冶將憑藉雄厚的財務實力在競標中處于領先地位。2009年9月,中冶集團旗下中國中冶股份公司剛剛透過滬港兩市共融資360億元。

“是采用貸款還是此前的融資,現在還沒到確定這一步驟的時候;什么時候能有結果,還要看對方的情況。”上述中冶人士表示。“現在對于這種類型的項目,我們覺得好的,都會去關注,要么自己去找礦山或者要么去并購,因為礦產開發畢竟是我們的一個主業板塊。”

據了解,目前中冶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幾個礦產項目都運轉良好。其中,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鎳礦項目將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全面投產。而2010年2月,中冶也剛剛以2億美元入股澳大利亞源庫資源有限公司,并獲得China 煤礦項目EPC總承包管理以及年產3000萬噸煤炭銷售的4%固定傭金權益。

“目前工程業務仍是中冶集團的主要部分,但資源板塊已經成為公司著力培育的重要板塊。而由于冶金與礦業密不可分,因此雖然在很長時間內中冶并未進入礦業,但對礦業卻并不陌生。”中國中冶副總裁張兆祥曾對記者如是表示。

圖謀全產業鏈

冶金出身的中冶介入了礦業,打造全產業鏈就成為水到渠成之舉。

“此次競購海外的鋅礦,當然是為未來整合旗下葫蘆島鋅業做準備。”有色協會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此,上述中冶人士也承認:“從大的方面講,未來進行這樣的整合肯定是方向。”

據了解,鋅業股份沒有自己的礦產資源供給,原料全由國外進口和國內采購,而由于公司冶煉技術等原因,其原料存貨周期較長,在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后的鋅價暴跌過程中,鋅業股份基本處于成本與銷售倒掛的地步。

不過,隨著鋅價的回升,鋅業股份的業績也有所好轉。“*ST鋅業2009年上半年還是虧損的,但前三季度的業績已經是每股4厘錢了,按這個趨勢,全年業績可能是正的,那樣就摘星了。”中投證券建筑建材研究員李凡如此分析。

“但沒有礦山,加工費就會被壓得很低,這樣就很難保證長期發展。”張芳表示。如果能夠解決原料問題,再加上相對完善的冶煉技術隊伍,以及公司靠海所處的良好運輸條件,鋅業股份的發展將會明朗許多。

“中冶原來是想過借殼鋅業股份上市,現在它自己上市了,當然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但中冶也不會讓*ST鋅業退市,未來應該會有一些新的礦山注入鋅業這個板塊。”上述有色協會人士表示。

中冶方面就表示,中冶當初對*ST鋅業的重組是個戰略舉措,因為中國中冶始終覺得與市場有一段距離,因此需要把有色資產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直接面對市場,擴大利潤空間,減少投資風險。

中國中冶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黃丹在中冶上市時也表示,中國中冶今年計劃把鋅業股份的業績做平,幫助*ST鋅業摘掉ST的帽子,并希望未來把*ST鋅業打造成為有色板塊的龍頭企業。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