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紅: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包括三方面內容
鉅亨網新聞中心
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14日表示,完善投資環境、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主要包括加大法制建設、不斷拓展開放的領域、中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在華運營實行國民待遇等三方面內容。
中國政府網4月14日在線直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介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香港大公報記者:剛才馬部長在發言中也提到,要提高投資的便利化程度,請問在為外商投資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方面會有什么具體的舉措?
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表示,30多年前中國政府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把吸收外資作為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一個重要內容,無論在任何發展階段,為了鼓勵外商投資,正確的引導外商投資,始終把完善投資環境、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來抓,其中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加大法制建設。不斷完善吸收外資法律法規,創造有法可依的完善的法律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八條為外商投資企業明確了法律地位,除此之外,全國人大制定《中外合作經營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中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應該說,在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在法律體系的建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二,不斷拓展開放的領域。根據這次《若干意見》,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還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到現在已經修訂了四次,這次修訂是第五次,每次修訂都把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的范圍和優化外資結構作為重點。目前,無論是制造業、農業,還是服務業,絕大部分的領域都已經對外開放,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已經形成。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已經有100多個服務貿易部門對外開放,在WTO的成員中,即便跟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開放度也是比較高的。
第三,依法在中國注冊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是中國企業,中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在華運營實行國民待遇。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改善投資環境、穩定外資規模、優化外資結構是中國政府應對危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重要內容,其中投資貿易便利化更是應對危機、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僅商務部本身就先后下發了六個文件,取消和下放了26大類的審批事項,絕大部分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變更事項已經交給地方商務部門來辦理,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2009年,全國一共新設立了2.34萬家的外商投資企業,在這2.34萬家企業中,需要報商務部進行核準的只有56家,占0.2%。從推進投資便利化的角度來講,中國各級政府對不斷完善投資環境,推進便利化給予高度重視,從國務院的領導到省、市的領導,都經常通過舉行座談會或者其它方式,了解外商投資企業經營中的困難,聽取他們對進一步完善投資環境的建議,并且及時采取一系列措施來解決企業在經營中遇到的困難。
我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政府提供到位服務不斷推動投資便利化的措施,是政府和企業共同合作,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共克時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根據國際權威評估機構的調查,中國目前仍然是投資者首選的投資東道國。盡管如此,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全球經濟結構面臨著新一輪調整,各國都加大了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力度,在這種新形勢下,中國要保持國際競爭力,我們還需要做更大的努力,而且也面臨著更激烈的挑戰。
為此,這次《若干意見》里特別強調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要求我們不斷提高便利化的程度,在貫徹《若干意見》的同時,要創造更加開放、更加優化的投資環境。我想這也是對我們提出的更高要求,作為國務院部門,商務部、發改委及其他部門都要為貫徹《若干意見》不斷完善投資環境,特別是推進投資貿易的便利化做出新的努力。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