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擔憂降雨影響供給 期棉延續強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市場供給緊張及全球低庫存率繼續支撐市場走勢,分析師認為,短期雖有獲利盤拋壓回調風險,但短期盤面若如無連續性的大量減持出現,期棉市場仍有望保持強勢。
因吃緊的供給和低庫存水平繼續給市場提供上漲動力,ICE棉花期貨13日再度上沖新高,另外,美國農業部最新公布的美棉優良率較上周有所下降也支持了市場。其中12月棉花期貨收盤上漲1.42美分,報收于92.71美分/磅。盤間高點為93.17美分/磅,為自08年7月16日以來最高。基本面消息,由于降雨影響,印度紡織業聯合會主席稱,該國主產棉邦棉花收獲期或將推遲15到20天;據了解,目前印度棉庫存僅夠紡織廠使用不足一個月,因此紡織廠進一步對政府施壓,要求政府對棉花出口進行新的限制。美國農業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長報告中公布,截至9月12日當周,美國棉花生長優良率為59%,上周為60%,2009年同期為51%。分析師認為,后期不確定的天氣因素將繼續威脅偏低的全球庫存,國際棉價仍將高位運行。
13日國儲棉拋儲20,081.73噸,328均價大幅上漲至19,906元/噸,平均成交等級4.03,當日最高成交價觸及20,000元/噸大關。13日,進口棉中國主港報價中幅上漲,多數品種漲幅在1美分以下,中亞棉和美國FiberMax棉漲幅超過1美分。持續攀高的外棉已令國內紡織企業難以接受,從上周美棉出口銷售報告中看,中國近期對外棉的簽約量已明顯減少。發改委13日發布報告指出,從全球角度看,2010/1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預計增長320萬噸達到2,544萬噸,但由于消費量增加69萬噸,當年產量仍低于消費量88萬噸,連續第四年產不足需,使全球期末庫存下降993萬噸,創下7年來新低,預計這將影響后期棉花價格高位運行。
中央氣象臺預計,9月14日至17日,較強冷空氣將影響中國北方地區,新疆北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和東北地區將出現大風、降溫、降雨(雪)天氣。受其影響,上述部分地區將出現初霜凍,對棉花裂鈴吐絮不利。
目前各地主產棉區陸續開始采摘,收購等級多為四級,大部分加工廠收購價格在4元/斤左右,安徽及江蘇個別廠家收購價格報到4.2-4.3元/斤。但面對全球市場棉價的大幅高企,雖然報價在4元以上,棉農的惜售心理依然嚴重。收購企業目前也只限于零散收購,以控制高位風險。筆者認為,市場后期料會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政府可能會在近期陸續出臺相應的政策,引導棉市健康發展。
綜上因素,分析師認為,近期糟糕的天氣再度給全球低庫存平添一份顧慮,基本面供給緊張局勢有望持續,筆者維持近日來的觀點依舊看好棉價后期上探新高動能。短期雖有獲利盤拋壓回調風險,但短期盤面若如無連續性的大量減持出現,多放可繼續持有;反之,可酌情減持。
(翟乃剛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