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英:新興經濟體應啟動熱錢管理程序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財經訊 11月9日上午消息,二十國集團(G20)于11月11-12日召開首爾峰會,這也是年內最後一次減少各方分歧的商討舞台。期間新興經濟體問題成為熱議話題。
對此國際關系研究所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對新浪財經表示,目前各國的經濟政策各自為政,新興經濟體應啟動熱錢管理程序。
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當地時間3日宣布推出第二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即到2011年6月底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複蘇。此前美聯儲已經推出1.7萬億的國債。
陳鳳英認為,奧巴馬的“藥”跟美國經濟的“病”不對稱。美國面臨結構性問題,產業結構、經濟增長方式、生活方式必須改變;結構性的問題不可以用定量寬松解決,相反會使流動性更進一步泛濫。
“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引起了美元貶值,導致各方匯率打架,新興經濟體貨幣面臨強迫升值,而美元卻在貶值,各國貨幣政策各自為政,世界調整到了一個關鍵時刻。”陳鳳英表示。
她認為,匯率機制背後是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霸權的問題,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有序貶值以解決債務問題。這是一個比較中長期的問題,不可能在本次G20會議中解決。
新興市場的風險在上升
來自美國的熱錢湧入新興市場,推高了股市、資產價格,對新興市場產生連鎖反應。陳鳳英認為,後危機時代的金融風險正在轉移。
美國的流動性泛濫,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導致大量熱錢外流到新興市場當中的亞洲,盯住了中國,盯著人民幣資產。
“新興市場可能要成為一個下次威脅的受害者。待下一輪美國經濟恢複後,熱錢轉向、資本流出,新興市場貨幣可能就出現貶值,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可能會下降,經濟增長就不可持續。”陳鳳英認為,後危機時代,新興市場的風險在上升,發達國家總體系統性風險在下降。
因此,陳鳳英建議中國應該立刻啟動熱錢管理程序。“IMF和世行現在提出‘亞洲需要管理熱錢流入’,我想我們可以參照巴西,他們已經把熱錢金融交易稅從4%提高到6%;泰國投資債券交易稅從12%提高到16%;有的國家將短期資本交易成本提高,使資本不願意輕易回流。”
為了防止熱錢流入引發的風險,她建議中國征收金融交易稅,同時阻止目前流入香港的熱錢流進大陸,中國也需要收緊銀根防止經濟過熱。
此外,中國在IMF的份額提升到第三的位置,陳鳳英認為中國應該考慮更多的Give(給予),承擔責任。
“世界是一個大廈的話,現在中國是在中心,是主人,要有主人公意識,要對世界均衡發展做貢獻。”她表示。(華艷 發自北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