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二惡英"受控" 年底出臺減排分解方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09 15:08


“在21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控制問題上,二惡英的治理將邁出重要一步。”環保部對外合作中心履約辦處長丁瓊對本報記者表示。

近日,環保部、外交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和國家質檢總局九個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二惡英污染防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根據《指導意見》,二惡英作為主要特征污染物逐步納入有關行業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并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二惡英排放總量控制試點工作。

《指導意見》提出了一個約束性指標,即到2015年,重點行業二惡英排放強度降低10%。


有企業界人士表示,囿于企業監測二惡英的技術和水平都比較低,而投入又很大,企業和行業的二惡英排放的基礎數據都缺失,因此前述減排目標的實現途徑讓人還有待細化。

丁瓊對本報透露,目前環保部正在研究制訂二惡英行業減排目標分解的具體方法, 該方法計劃年底推出初稿。

意見出臺:

國內環保和國際履約并重

盡管此前二惡英因為垃圾焚燒問題引發公眾關注,但記者了解到,此次《指導意見》的出臺,并非僅僅是因為垃圾焚燒引發的國內環保問題,也是我國履行國際公約的重要內容。

2004年,中國批準加入了《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該《公約》旨在減少或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排放,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其危害。

2007年7月3日,中國啟動了履行《公約》國家實施計劃(以下簡稱《國家實施計劃》),計劃分階段、分區域、分行業削減、淘汰和控制二惡英等列入公約的受控清單的21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作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中毒性最強的一種,二惡英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因為它不僅致癌、致畸,還可能由于遺傳效應危害幾代人。

有研究稱,中國是當前全球二惡英排放量較大的國家之一。由于二惡英排放、污染研究的監測數據十分缺乏,所以控制二惡英污染是中國履行《公約》的最大挑戰。

環保部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從已有的內容來看《指導意見》的力度很大,希望可以大大推動二惡英的污染治理進程。”

二惡英納入“環評”

為了從源頭上控制二惡英的產生,《指導意見》指出,國家在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將把二惡英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中,即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要確保二惡英排放達標。

按現行的環評要求,二惡英并非作為國家規定的總量控制指標,而只是作為主要的項目特征污染物。

公開資料顯示,國家規定的“十五”期間污染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只有6種,即二氧化硫、煙塵、工業粉塵、化學需氧量、氨氮和工業固體廢物。

而所謂特征污染物,是指國家規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未包括但又是項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如電解鋁、磷化工排放的氟化物,氯堿化工排放的氯氣、氯化氫等。

根據有關環保專家介紹,包括二惡英在內的污染物雖然不屬于國家規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但由于其對環境影響較大,所以,有必要納入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中。

對此,《指導意見》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二惡英排放總量控制試點工作。

“上述試點區域也是聯防聯控的試點區域,《指導意見》在治理二惡英時,考慮到了二惡英污染防治與常規污染物削減控制的協同性。”一位環保專家對本報記者分析。

《指導意見》的出臺,將對諸多行業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根據全國主要行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調查顯示,我國17個主要行業二惡英排放企業有萬余家。受《指導意見》其影響較大的行業,包括鋼鐵、再生有色金屬和廢棄物焚燒等多個領域。

“大氣環境中的二惡英90%來源于城市和工業垃圾焚燒,因此,廢棄物焚燒行業收到的影響將最大。”此前,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稱。

二惡英減排的基礎數據缺失

《指導意見》將排放二惡英的企業和單位分為一般性企業和重點排放企業,并分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對一般性企業,應至少每年開展一次二惡英排放監測,并將數據上報地方環保部門備案。對二惡英重點排放源企業,《指導意見》要求企業采取削減和控制措施,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五年,并依法將審核結果向環境保護部門和清潔生產主管部門報告。

同時,2011年6月底前,重點行業所有排放廢氣裝置,必須配套建設高效除塵設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企業對每年開展一次二惡英排放監測表示“為難”,因為包括設備和技術在內的測算成本非常高,一般性企業難以承受。

“據我估計,二惡英的監測成本是二氧化硫監測成本的幾百倍。”寶鋼研究院環境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穎昊對記者表示。

根據劉穎昊介紹, 寶鋼是全國制造業中首家開展有關二惡英減排研究的企業,在2007年投資1500多萬建成了二惡英分析檢測實驗室,“但一般的企業難以承受如此之高的成本。”

從《指導意見》的信息,政府將要對此負起責任來。即各級環保部門應逐步開展環境介質二惡英監測工作,建立二惡英排放源動態監控與信息上報系統,分析排放變化情況,對二惡英削減和控制過程及效果進行綜合評估。

“這意味著國家需要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二惡英監測的公共設施,否則企業的數據無法收集。”前述環保專家對記者分析。

如果企業的數據難以收集,那么也意味著行業的排放數據必然缺失。“這也是二惡英的減排面臨的最大難題。”劉穎昊認為。

因此,10%的減排目標如何實現,其路線圖迷霧重重。

“每個行業的減排目標,需要分解到各個企業中。這將涉及部委之間的協調,省與省之間的平衡。這個分解方法我們還在討論制訂中。”丁瓊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順利,分解方法有望年底推出草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