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創兩年多以來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內地A股國慶長假后的兩個交易日連續突破2700和2800點兩道關口,而美股道指上周五也重上11000點大關,在內外雙重利好的帶動下,港股周一迎來了10月以來的六連漲,恒指收盤突破23000點,并創下08年7月以來新高。
恒生指數11日大幅高開后窄幅震蕩,盤中一度升越23300點,最終收報23207.31點,漲幅為1.15%;大市成交繼續放大至952億港元。H股領漲大市,國企指數收高1.52%,報收12951.9點。
從盤面上看,中資資源類個股依然成為大市的熱點所在,受益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煤炭、石油、有色等行業全線上揚,中煤能源、中海油、中國鋁業漲幅均超過4%,位居恒指成分股漲幅榜前三位。資源類個股走強一方面得益于全球大宗商品需求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蘇而逐漸恢復,另一方面,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重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引發全球流動性泛濫,進而引發大宗商品市場投機氛圍活躍,相關資源類個股也成為資金爭相炒作的對象。
本地藍籌方面,地產股雖然有沖高回吐的跡象,但整體依然保持強勢,恒生地產分類指數上漲1.02%,再創08年以來的新高。本周需要關注兩個重要事件的影響,一是周二九龍塘兩塊地皮拍賣,二是香港特首曾蔭權周三發表施政報告。預計土地拍賣結果將延續強勢,而港股則有可能推出樓市降溫措施,但預計不會有力度過大的政策出臺。
此外,在內地推出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消息的刺激下,中資電力股受到追捧,華電國際、大唐發電漲幅分別在6%及4%之上。但從客觀上講,階梯電價僅對電網企業盈利溫和利好,而對發電企業并沒有直接的影響。
展望后市,預計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前,流動性充裕的局面不會改變,港股也有望繼續上沖。一方面,美日歐貨幣戰或將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步伐,而作為人民幣替代資產的港元資產必將受益;另一方面,在聯系匯率制度下,美聯儲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于香港的資產價格也構成利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