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資本市場迎"風"飛揚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政策東風”呼之欲出之時,新疆資本市場也將迎來黃金機遇期。新疆如何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豐滿羽翼,實現資本市場新一輪騰飛?記者就此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助理、新疆金融辦主任王會民進行了專訪。
政府分擔企業上市成本
回顧新疆資本市場的發展足跡,政策保障是一股重要的推動力。為切實推進企業上市,自2008年以來,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先后下發了《關于加強自治區企業上市工作的意見》、《自治區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入庫標準》,提出了企業上市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明確了企業上市工作的組織和協調服務,以及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主要政策措施。自治區金融辦通過實地調研了解企業情況,選定部分企業第一批納入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
2009年9月,新疆自治區財政廳和金融辦又聯合下發了《關于自治區企業上市政策引導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落實并劃撥了1000萬元企業上市政策引導專項資金,用于企業上市推進相關工作。9月底,為抓住證監會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利時機,形成又好又多為主板、創業板和三板市場輸送合格公司的長效機制,自治區政府特別批準成立了“自治區非上市公司股權登記管理中心”,為有序培育和輸送上市后備企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毫無疑問,培育源源不斷的上市后備企業,是新疆資本市場持續發展的“原動力”。而據摸底調查,目前新疆有上市意愿的企業僅有30至40家,兩年內具備申報上市條件的企業不到10家,資本市場發展后勁乏力。
在政策東風呼之欲出之際,新疆“趁熱打鐵”,再施政策強力推進企業上市。今年3月4日,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印發自治區企業改制上市推進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要求各部門分工負責制定企業改制上市的支持政策。該通知指出,加大各級財政稅收支持企業改制上市力度,依法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改制上市的積極性;從加快擬上市公司發展的目的出發,將優勢資源適當向擬上市公司傾斜和集中,加快企業投資項目審核和備案等。
同時,要求各地州市加快建立企業上市推進機構,制定企業改制上市促進辦法,設立配套的政策引導資金。自治區企業上市政策引導專項資金中每年安排200萬元,對重點上市后備企業的融資擔保進行風險補償,每年安排100萬元用于補助各地州市企業上市推進領導機構的經費。各地州市建立企業上市專項引導資金,與自治區每年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聯動使用,發揮合力。從具體措施上,新疆將建立企業上市推進工作聯絡員制度、各地州市上市推進工作定期報告制度、企業改制上市個案“一企一事一議”制度等。
“為提高企業改制上市積極性,適當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政府還將出資分擔企業上市成本。”王會民說。根據近期出臺的《自治區上市后備企業申請上市中介費用補助實施細則》,政府將分階段對企業申請上市過程中聘請中介機構等費用給予相應補助。補助方式為:自治區政府按照每家申請上市企業80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企業所在地州(市)政府應按照每家240萬元的標準配套提供補助,有條件的地州(市)可與企業所在縣市(區)或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等共同分擔配套補助資金。
隨著上市公司“示范效應”的逐步傳遞,新疆各級政府已充分感受到資本市場的魅力,紛紛制定企業上市的支持政策或獎勵政策,提高企業上市積極性,提高了企業上市的效率和成功率。據了解,目前烏魯木齊市、伊犁州、巴州、昌吉州、阿克蘇、阿勒泰等地州分別成立了企業上市推進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制定了工作目標,落實了相關人員,正在積極展開相關企業的上市培育工作。擁有較多上市公司后備資源的烏魯木齊市不僅成立了專門的企業上市推進機構,安排專門工作人員,還從財政預算中擠出資金,用于企業上市培育和獎勵。
資本市場再迎騰飛契機
經過多年發展,新疆資本市場已成為帶動新疆經濟發展、促進科技進步、弘揚新疆地域文化最具活力的投資舞臺和宣傳陣地。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底,新疆擁有A股上市公司34家,其中主板27家,中小板7家,另有2家在H股上市,上市公司數量連續多年位居西北五省之首,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涉及農業、金屬材料、機械設備制造、紡織、建筑及房地產、能源、金融、食品飲料、城市供水等多個行業。
如今,政策利好即將眷顧新疆,新疆資本市場備受矚目。“新疆資本市場將迎來寶貴的發展機遇。”王會民對記者說,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推進更多優勢企業上市,促進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迅速發展,對于加快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實施步伐,拉動經濟增長,擴大社會就業,推進自治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新疆企業上市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摸底調查,2010年,新疆自治區(含兵團)預計有12家上市公司計劃實施再融資,總額約216億元。如若順利實施,約相當于新疆上市公司前10年再融資規模總和。IPO方面,新疆已經上報證監會審核的項目有4家,中小板、創業板各2家,另有幾家已在新疆證監局輔導備案。
促使優勢資源“流向”上市公司
新疆土地廣袤,自然資源豐富,素有“兩黑一白”之說——“兩黑”指石油與煤炭,“一白”指棉花,均屬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質。但與之不相匹配是,作為資源大省,新疆在礦業、能源和其他資源等方面擁有儲量和開發優勢,但只有少量新疆上市公司擁有優勢資源,沒有充分體現出新疆資源的特點。
新疆有關部門對山西、內蒙古等資源大省上市公司資源開發情況對比分析發現,山西、內蒙古等省資源類上市公司已成為上市公司的主角,資源類上市公司的市值、銷售收入和利潤等都遠高于新疆資源類上市公司所占的比重。
針對新疆個別上市公司競爭力不強、主營業務難以增長等現狀,王會民向記者表示,將加快推進新疆上市公司板塊向資源型轉型,將新疆特色資源向上市公司或擬上市公司集中,做大做強優勢資源開發在上市公司的比重和貢獻。
王會民認為,有計劃地將新疆特色資源置入上市公司,或推進上市公司向資源開發型轉型,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生存發展能力,增強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再融資能力,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對財政稅收的貢獻,更好實施新疆優勢資源轉換戰略。
為突破瓶頸,新疆金融辦向自治區政府建議,通過項目審批、礦業開發準入等方式,有計劃地將新疆優勢資源向上市公司或擬上市公司集中,每年爭取1至2家存量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增發新股等方式轉型為資源開發型上市公司,每年有1至2家優勢資源開發型公司新上市。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各項工作扎實推進,新疆構建資源類上市公司“版圖”指日可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