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人大代表認為板塊經濟能夠融合發展并互相促進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人大代表吳存榮稱,板塊經濟更多體現了國家產業在戰略上的分工,雖各有特色,但并非完全獨立,能夠融合發展并互相促進。

據中新社3月7日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長吳存榮表示,板塊經濟更多地體現了國家產業在戰略上的分工,板塊經濟雖各有特色,但并不是完全獨立的,他們互相之間融合發展、互相促進。

吳存榮說,以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為例,是安徽被國家第一個批準為產業轉移的戰略性規劃,它充分地發揮了皖江城市帶的地理位置優勢,處在安徽承東啟西連南接北。

吳存榮認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是個雙贏的過程。沿海產業到內地以后不是一個簡單的復制,轉移的過程中也接受技術改造和更新、為了擴大市場降低生產成本、帶來了就業和稅收、帶來了發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比如硬件條件交通基礎設施要無縫對接,還有政策體系和服務環境上面要完全對接,從長三角的角度來講,安徽已經全面融入長三角,并且是泛長三角的一個重要成員,國務院的規劃批復使得安徽可以在更高層次上來推動這種產業轉移。


據了解,合肥現在50%的稅收來自于外來企業增加的稅收;新增就業中,70%是沿海轉移來的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吳存榮說,國家具體宏觀政策分類指導,各個區域結合自己的特色加快經濟發展,在更高層次上也是推動各個區域經濟之間的融合發展,互相競爭發展,形成板塊經濟特征。

他認為,板塊規劃都是在各自的板塊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山東、遼寧也是如此,把自己的特點發揮更好后,國家層面的規劃使其更提高了一個層次,板塊經濟更多地體現了國家產業在戰略上的分工。國家對區域經濟規劃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推動區域經濟有特色地加快發展,這是科學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

(王洋?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