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希臘金融風暴恐吹垮歐元區?專家:各國領袖動作太慢!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希臘面臨高赤字、假預算數字和低成長,這些市場擔憂快速演變,如今已是擁有16 個成員國的歐元區在成立 11 年以來最大的挑戰。

從希臘、葡萄牙到西班牙、義大利,市場對於歐元健康的擔憂已不僅是債務危機、信評機構和波動的市場,這問題已是政治危機的核心元素,因為這將造成歐盟兩難的局面:是否要持續抓著個別國家的經濟和財務政策,這導致歐盟在有效處理危機之際,難以運作必要的政治領導地位。


模糊不清的政策可能對政治而言較為便利,但是專家警告,這可能造成可怕的經濟後果。巴黎政治學院 (Paris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tudies)的經濟學教授 Jean-Paul Fitoussi 表示,歐洲各國領袖「處理此回危機處理得相當糟糕」,讓市場充滿投機和貪婪。

他表示,希臘公債和GDP的比例並沒有高於德國,且希臘也不曾違約,但歐洲各國領袖卻沒有盡力安撫市場和信評機構。

沒有人認為歐盟會讓希臘或其他國家違約,也不認為歐盟會讓歐元區崩潰,歐洲各國領袖和央行也幾乎都確認,必須折衷規定,在必要的時候提供貸款或擔保。但即使幫助困難中的國家度過了一次難關,也沒辦法解決歐元的主要缺陷:使用共同貨幣的各國,其國家經濟卻有嚴重分歧,缺乏重要的財政協調,更沒有單一財政。

倫敦歐洲改革中心首席經濟學家 Simon Tilford 表示:「歐元區面對相當大的挑戰,因為歐元區一些國家已經變得非常沒有競爭力,且國家財政疲弱,目前的環境會十分危險。」

歐盟目前正經歷重大政治轉變至新的領袖、新委員會和國會,以及新管理條約─里斯本條約,該條約將誕生一位新總統與國外事務主席,但就算所有職位都填滿了,嚴重的問題依舊存在─歐盟或其領袖成員國是否在造成進一步損失之前,擔負起責任。

希臘希望獲得幫助,但在希臘為其揮霍與操作數據付出慘痛代價之前,各國皆袖手旁觀,這一拖延造成的損失不小,同時還有更嚴重的結構問題是大家都不願意談論的議題。

希臘、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倘若再算上愛爾蘭

經濟政策調研機構 Bruegel 資深分析師Nicolas Véron表示:「市場樂於測試歐元。」但市場也增加對較大歐元經濟體的壓力,例如德國和法國,要求應找出挽救希臘的辦法,也要支撐其他國家。

[NT:PAGE=$]

但由於歐盟在面臨三重政治轉換,尚不清楚最後將由誰領導。歐洲政策中心的研究主管 Antonio Missoroli 問:「現在誰在負責?没人,而且可能還要過一陣子。」

目前有新提名的歐盟總統 Herman Van Rompuy,,以及歐洲國外事務部長 Catherine Ashton,而目前處理此危機的委員 Joaquín Almunia 則因為工作轉換變得沒有功用。

Van Rompuy 已宣布下周四將召開一次非正式的刺激經濟會議,要讓成員國都專注在此危機上。

歐洲官員和分析師表示,歐元區任一成員國發生違約都是不能接受的事,一個國家不像一家銀行,就算讓國際貨幣基金 (IMF) 出手協助希臘,這樣的內部聲浪也相當尷尬,且尚不必要,希臘新政府顯然必須下定決心對抗問題的現實面。

他們表示,更有可能的辦法是,較富有的國家 (如德國)成立雙邊貸款或貸款保證。官員上周表示,法國、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領袖已經開始討論成立怎樣的協助方式。

Missoroli 表示:「非常不可能就這樣放任希臘違約,但沒有人想大聲這麼說,因為這樣會解除希臘政府的壓力。」

葡萄牙是歐元區裡最貧窮的國家,經濟成長已經遲滯數年,顯然成為歐元區成員國也並非「靈丹妙藥」,此外,朝小野大的葡萄牙也有一些政治危機。周五,國會投票否決政府提議的一項緊縮計畫。

西班牙債務相較低,但失業率卻很高,且銀行疲弱,且在房市泡沫化之後,西班牙無法再仰賴營建產業和膨脹的資產價格去推動成長。這幾點再加上西班牙經濟體較大,使得末日博士魯比尼也認為,本周西班牙對於歐元區造成的威脅將大過希臘。

然而,同一時刻,一些北方國家,例如德國和荷蘭等,還在「自掃門前雪」,因為他們不願意刺激自己國內的購物需求,亦即不願幫助疲弱國家提升出口。

歐洲改革中心首席經濟學家 Simon Tilford 表示:「這些南方國家可以盡力削減成本,變得有競爭力,但是他們需要其他人創造更多國內需求,且要減少仰賴出口。」

亦有批評聲浪如巴黎政治學院的Fitoussi教授,他批評這個危機根本不應該演變至此。「這一切麻煩都是自找的,自找麻煩搞到破壞整體狀況。我不認為歐元陷入危險,但是各國領袖耗費太多時間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