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因素并存,債市溫和盤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周公開市場資金到期規模僅有580億元,同時光大銀行將于下周開始申購,故央行回籠資金力度較小,回籠資金工具以短期為主。其中,3月期央票發行120億元,1年期央票發行180億元,發行利率繼續保持不變。貨幣市場利率方面,整體保持低位盤整態勢,顯示銀行間資金依舊較寬裕,7天利率略有上升,14天利率則下降了9—11BP,其余期限沒有變動。
銀行間一級市場方面,盡管近期供給增加,機構的配置積極性依舊很大。國債方面,10年期國債發在3.28%,略低于預測,首場認購倍數2.29倍,并獲得24.4億元的追加認購,很受市場歡迎。政策性銀行債方面,國開行發行了貼現債券和浮息債均符合當下投資者的需求。其中,0.5年的貼現債發在2.1002%,略低于市場預期,市場認購倍數為1.64倍,符合避險資金的需要。10年期以1年定存利率為基礎利率的浮息債中標利差為45BP,認購倍數為1.95倍,更受市場追捧。信用債方面,發行利率與前期基本持平。
銀行間二級市場方面,由于資金面充裕及政策面的真空期,債券市場近期繼續盤整。央票方面,1年期左右的央票成交于2.10%附近,3年期央票收在2.645%,略有下降;國債方面,3年期國債收于2.30%,5年期國債收于2.60%,下降了5BP,10年期國債收于3.275%,20年期國債收于3.88%,30年期國債收于3.99%,變化不大。固息金融債方面,3年期收于2.73%,5年期收于3.03%,10年期收于3.72%,20年期收于4.13%。信用債方面,1—2年品種收益率略有上升。
交易所市場方面,隨著股票市場的回落,股債市場之間蹺蹺板效應表現較為明顯。上證國債指數周三大幅上升,本周也創出新高,周五報收于126.46點,較上周略降0.47點,呈現價升量增的態勢。上證企債指數也再創新高,報收于142.46點,較上周上升了0.17點。中信標普可轉債指數則高位回落,下跌0.01%,成交量逐步減小。
本周債券市場資金成本沒有太大變化,債券收益率曲線也繼續窄幅波動,短期看收益率下降的空間不大,但上漲的壓力也不是很大。從經濟基本面看,宏觀經濟出現高位回調的趨勢,但增長勢頭未變。這一方面是中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仍在繼續,宏觀經濟增長有長期支撐。另一方面也表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進行結構化調整仍是近階段的主要工作,恢復經濟自身活力還需要一段時間,經濟增速放緩的狀態還將持續。
從物價指數看,受南方災害性氣候影響,CPI有短期上漲的趨勢,但應該看到這是短期的,不需要調整的變化。長期看,CPI還是將穩定在3%以下,這是現階段保持經濟發展、進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必需承擔的成本,通脹的狀況也是可以承受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