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國內交通行業一周要聞回顧(1月23日至1月29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春節臨近,為確保客運順暢和節日重要物資運輸,中國民航局將增加6,500多班國內航班,全力滿足公眾春運出行需求。此外,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民航局出臺了《關于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采取六大措施,集中全行業力量,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的發展,包括完善機場布局,提高服務能力,加快設施建設,提高保障能力,增加航線航班,提高通達能力等。

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表示,2010年春運任務十分繁重,全國旅客客運量將達到25.4億人次,春運期間要統籌做好電煤、節日商品等重要物資運輸。中國2010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為8,235億元,計劃新線鋪軌3,690公里、復線鋪軌3,150公里,到2010年年底,即“十一五”末,鐵路營業總里程將超過9萬公里。


中國09年港口運輸生產呈現四大特點,受惠國家經濟刺激政策,港口率先走出低谷;外貿進口成為港口運輸生產最大亮點;全球貿易量萎縮,導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出現較大下滑;貨源需求呈現分化,港口效益出現下滑。此外,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要求,進一步加大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力度,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全面做好2010年特別是春運、“兩會”期間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

國內交通行業一周要聞回顧:

1、中國民航部門將增加6,500多班航班力保春運

中新社援引中廣網1月26日的消息稱,為確保客運順暢和節日重要物資運輸,中國民航局透露將增加6,500多班國內航班,全力滿足公眾春運出行需求。增加的6,500多班航班,除了傳統的熱點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溫州等以及三亞、海口、昆明、哈爾濱等旅游城市外,部分連接小城市航線航班的密度也得到加強。

此外,春運期間,國內航空公司還安排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始發至東南亞各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的加班、以及包機共355班。

據了解,春節期間,兩岸航空公司在每周270個定期航班的基礎上,安排了大陸包括長春、煙臺、太原、南寧4個新增通航點在內的31點與臺灣間的加班/包機共374班。香港地區至成都、重慶、西安等內地15個城市之間的加班/包機也達到了225班。

2、中國民航局出臺六大措施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發展

據中新社1月26日報道,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民航局出臺了《關于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采取六大措施,集中全行業力量,促進西藏民航事業的發展。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26日介紹,這六大措施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完善機場布局,提高服務能力。二是加快設施建設,提高保障能力。三是增加航線航班,提高通達能力。四是抓緊機型選擇,提高飛行能力。五是加大投資力度。六是加強西藏民航職工隊伍建設,積極培養當地民航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選拔內地民航企事業單位的優秀員工和業務骨干赴藏開展對口援助工作。

李家祥表示,西藏民航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已經連續保障西藏航線安全飛行44周年。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拉薩貢嘎機場為干線,以昌都、林芝機場為支線的機場結構,航線總數由9條增加到16條。西藏民航2008年對西藏GDP的貢獻達到了24%。

3、中國鐵路單日貨物發送量邁入千萬噸時代

鐵道部網站1月27日消息,1月25日,全國鐵路實現貨物發送量1,000萬噸,首次單日突破千萬噸關口。同一天,全國鐵路日裝車157,273車、大秦鐵路日運量達到113.36萬噸,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近一段時間,我國多次出現大范圍寒潮降雪天氣,新疆北部、內蒙古中東部更是遭受歷史罕見的嚴重雪災,強降雪大風天氣造成貨車持續保留,運輸不暢,鐵路運輸受到嚴重影響。各鐵路局采取周密有效的應對措施,重點抓好分界口貨車交接和裝卸車組織工作。尤其是北方各鐵路局集中力量加大“三凍”物資的卸車組織,積極采取措施減少積壓,運輸效率有了明顯提升。

  

自全路突擊搶運電煤會戰打響以來,相關鐵路局對電煤運輸優先承認、優先配車、優先裝車、優先掛運、優先放行,在通道能力、機車、車輛使用上對電煤運輸實行運力傾斜,電煤裝車連續大幅躍升,超額完成搶運目標。作為煤運專線,大秦鐵路連續幾天單日運量在110萬噸以上,充分發揮了突擊搶運電煤主戰場的作用。

4、張德江:春運期間要統籌做好電煤運輸

據新華社1月26日報道,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26日上午在北京市檢查鐵路、公路和民航春運工作。他強調,交通運輸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把春運作為當前交通運輸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組織領導,周密細致部署,優化運力安排,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應急預案,確保運輸安全,全力以赴做好春運工作。

張德江在檢查時強調,2010年春運期間,全國旅客客運量將達到25.4億人次,交通運輸任務十分繁重。交通運輸部門要全力以赴做好春運各項工作。

5、中國“十一五”末鐵路營業里程將超9萬公里

鐵道部網站1月26日消息,從全路發展計劃工作會上獲悉,2010年全路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為8,235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7,000億元;計劃新線鋪軌3,690公里、復線鋪軌3,150公里,新線投產4,613公里、復線投產3,438公里、電氣化投產6,401公里。到2010年年底,即“十一五”末,我國鐵路營業總里程將超過9萬公里。

2010年安排新開工項目70個,已經立項的要在上半年完成可研審批;未批立項的要在一季度完成立項審批,三季度完成可研批復,爭取早日開工建設。進一步完善項目前期工作機制,加快項目審批進度。統籌安排勘測設計力量,提高勘測設計質量和效率。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編制完成鐵路“十二五”規劃。

  

同時要加快推進在建重點工程建設。以高速鐵路和區際干線為重點,科學組織施工,全面控制關鍵節點工期,統籌安排客站和樞紐建設,實現點線配套推進。2010年,京滬、哈大、京石、石武等高速鐵路將進入無砟軌道施工階段;貴廣、南廣、蘭渝鐵路和蘭新二線等項目將進入復雜地質隧道施工階段;滬寧城際鐵路,廣深港客運專線,海南東環、太中銀、宜萬鐵路等項目將建成通車;大同至西安、杭州至長沙、合肥至福州客運專線以及云桂鐵路、山西中南部鐵路等新開工項目將抓緊做好施工組織、征地拆遷和物資供應等工作。

  

另外,還要大力提升建設管理水平。各鐵路局承擔建設管理主體責任,要充分發揮鐵道部專業部門的督導作用,抓好統籌協調,實現對各項重點工程的嚴密管理。積極采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和施工成套工藝,完善鐵路建設節能環保標準和措施。

6、春運客運量將超過25億人次 運能與運量仍然十分緊張

據中新社1月26日報道,中國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鐵男1月26日在此間預測說,2010年春運期間,中國客運量將達到25.4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7.7%。

中國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1月26日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春運工作。會議預測,2010年春運期間,全國鐵路將發送旅客2.1億人,民航旅客運輸量將達2,894萬人次,全國道路、水路客運量將分別達22.7億人次和3,200萬人次。

火車票依舊是公眾關注的熱點。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表示,2010年春運將安排旅客列車1,972.5對,同比增加156對。在武廣高鐵等客運專線投入運營后,鐵路的客運能力達到歷年之最,鐵路2010年春運期間發送旅客數量可能將比2009年增加1,820萬人。但在巨大的春運需求面前,運能與運量仍然十分緊張。

雖然鐵道部表示將重點實施八項利民措施,努力方便旅客購票、實現旅行信息空開透明、嚴厲打擊倒賣火車票,但由于2010年節后,學生、務工、探親和旅游客流將高度疊加,客流高峰持續時間和范圍都會超過往年。屆時,一票難求的局面恐仍將成為諸多旅客的困擾。

2010年的春運將從1月30日開始,前后共計40天。其中,春節前15天,春節后25天。

7、中國09年港口運輸生產呈現四大特點

據中國水運報1月25日報道,回首2009年,受益于國民經濟回升向好,國內大宗商品需求迅速增長,物流速度加快,全國港口運輸生產經歷了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短暫調整后,3月份港口貨物吞吐量“由綠翻紅”,增速逐漸擴大,預計全年規模以上港口(以下簡稱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與國民經濟增速同步,將達到8%,基本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港口運輸生產繼續向好。09年港口運輸生產呈現四大特點: 受惠國家經濟刺激政策,港口率先走出低谷;外貿進口成為港口運輸生產最大亮點;全球貿易量萎縮,導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出現較大下滑;貨源需求呈現分化,港口效益出現下滑。

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整影響,原先需求旺盛的煤炭、鐵礦石、鋼鐵等大宗商品需求降溫,高速增長的港口貨物吞吐量2008年8月開始掉頭向下,伴隨當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國際金融危機集中爆發,迅速向全球實體經濟漫延,港口貨物吞吐量降速加快,增速從8月的14%下降至11月的0.6%,到2009年1月份更是降到-5.9%,港口貨物吞吐量出現近10年來首次負增長,內、外貿貨物吞吐量以及沿海、內河貨物吞吐量全面皆負,特別外貿貨物吞吐量更是達到兩位數負增長,對整體拖累較大。

雖然09年港口貨物吞吐量有一定增長,但效益沒有同步增長。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前港口擴張產能迅速,在需求聚降情況下,相鄰港口低價競爭腹地貨源,同質競爭激烈,全國港口效益普遍下滑。從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季報獲悉,絕大部分港口效益下滑,為公司上市以來少見的情況。

8、黃渤海冰情正在消融 港口航運上市公司積極應對

據證券日報1月29日報道,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預測,未來5日,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冰情整體上呈緩解趨勢;四面全被海冰所圍的遼寧省菊花島與陸地之間的固定冰區冰情也將繼續緩解,冰厚變薄,承載力變弱。根據這個預測結果,近來全面影響環渤海海域讓人心焦的海冰災害正在逐漸消融。然而,其對環渤海海域的海產養殖業、港口、物流業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

港口上市公司:在環渤海領域,港口業最為繁忙的當屬天津港。作為“北方大港”和上市公司,天津港的受災情況牽動著投資者的心。據天津港工作人員介紹,雖然此次受寒潮大風天氣影響,近期黃渤海沿岸海冰發展迅速,為近30年來同期最嚴重的冰情,但天津港受到的影響并不大。2010年1月18日,一艘大型集裝箱貨輪駛出天津港。受到冰情影響的天津港及時制定破冰應急預案,連續出動10艘大馬力拖輪對天津港主航道、錨地水域和貨主碼頭進行了大范圍反復破冰作業,累計破冰作業560小時;保障了2,100余艘次大船安全靠離和順利進出港。目前未發生因冰情引發的海上交通安全事故,港口正常的運輸、生產秩序未受影響。由于天津港應對海冰災害的措施得當,投資者對天津港的投資熱情并未降溫,1月28日,天津港股價收于12.15元。

30年一遇的海冰災害隨著海冰的逐漸消融正從人們的視野中漸漸離去,但在應對海冰災害的過程中,環渤海港口業所展現出來的一系列積極措施讓我們看到了港口業和航運業的春天正在快步走來。

9、交通運輸部: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

據中國交通報1月25日報道,1月22日,交通運輸部安委會召開2010年第一次會議。交通運輸部部長、部安委會主任李盛霖出席會議并要求,進一步加大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力度,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全面做好2010年特別是春運、“兩會”期間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

李盛霖強調,要認真領會國務院安委會會議精神,按照張德江副總理的重要指示,始終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堅持把“預防為主、加強監管、落實責任”作為2010年安全工作的三個重點,把中央關于安全工作的方針切實落實到各項工作的實際環節中。

(王敏 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