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破發"的風險更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1月28日,星輝車模和臺基股份率先成為創業板“破發”的“先驅”,給創業板投機炒作及高價發行敲響了警鐘。
星輝車模和臺基股份均是上市尚未滿10個交易日的新股。與去年首批上市的創業板股票相比,兩家公司顯得不走運,一是上市首日股價漲幅有限,二是快速走向“破發”。其中,星輝車模發行價43.98元,上市首日開盤價50元,最高價為54元。從上市次日起,星輝車模連拉6根陰線,28日收盤42.84元,參與網下配售的機構悉數被套。
就業績而言,星輝車模預告2009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5%至55%。然而,預增公告的發布,沒能將其從“破發”的懸崖邊拉回來。究其原因,首先,近日股指連續陰跌,創業板股票同樣未能幸免。星輝車模和臺基股份“破發”,另有多個新上市的創業板股票瀕臨“破發”。例如,回天膠業28日收盤為38.20元,僅比36.40元的發行價超出不到10%;九洲電氣28日收盤35.76元,同樣超出發行價不足10%;巨力索具28日收盤24.59元,只比發行價高出0.59元。再看累計下跌的幅度,不少創業板個股大于同期主板指數的跌幅。1月11日以來,上證指數累計下跌約10%,而九洲電氣、梅泰諾等累計調整超過20%。
其次,受到創業板明星股跌落的拖累。吉峰農機上市后,曾被當作創業板炒作的標桿,上市首日較發行價大漲98.93%,隨后21個交易日從35元多炒至最高96.50元。隨著深圳證交所對涉嫌操縱吉峰農機的“解某某”賬戶實施為期3個月的限制交易措施,該股日漸走向萎靡,1月28日回落至48.32元,高價追入者套牢近50%。在首批上市的創業板股票中,大禹節水、新寧物流等炒高股價后均已回落超過40%。
最后,高價發行依然是禍根。星輝車模和臺基股份的發行價,對應發行后市盈率分別為91.49倍、66.61倍。“破發”意味著市場對兩家公司高價發行的不認可。回天膠業、九洲電氣、巨力索具等最近上市的創業板個股集體瀕臨“破發”,表明創業板新股的發行價整體偏高,提前透支了公司成長性,從而導致上市后的股價風險陡增。正如市場人士所言,大量新股瀕臨破發背后的深層次含義并不是近期股市有多么低迷,而是高估值發行所引發的現象。
如今出現的創業板個股“破發”,不同于A股歷史上中國石化、寶鋼股份等新股上市“破發”。新股發行實行市場化定價,致使“新股不敗”神話被打破。同樣在28日,中國西電上市首日便下跌1.39%,成為自2006年8月18日中國國航上市首日盤中破發以來的首例。新股“破發”接連,是高市盈率發行惹的禍。一項統計顯示,去年6月,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為32.89倍,而去年12月份平均發行市盈率升至65.45倍,到2010年1月,35只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高達66.87倍。
由于發行價伴有相當高的估值風險,跌破發行價不等于進入安全投資區域。這從主板市場“破發”個股中可吸取教訓。同樣因為高價發行,中國中冶和招商證券“破發”后繼續低迷,28日收盤價分別較發行價累計跌去8.86%、7.84%。若盲目抄底買入“破發”的創業板個股,即便該公司業績實現增長,解套之路也可能很漫長。
從去年11月的瘋炒,到現在遭遇“破發”,創業板熱度出現了急拐彎。在賠錢效應的殘酷教育下,投資者更有必要看清創業板市場的高風險。有別于主板個股的“破發”,創業板公司的持續經營穩定性較差,“破發”后的風險也更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