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垃圾債券成寵兒 美企業趁機以債養債 恐釀未爆彈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今日信用市場,對於財務體質脆弱的美國企業而言,宛若仙丹。讓他們能欺騙死神,躲過倒閉災難。
《華爾街日報》周四 (26 日) 報導,不少美國企業雖然信用評等已打入投機等級,但現在仍利用高殖利率的繁榮債券市場,求得融資來支付現存債務。此外,他們還將背負貸款進行再融資,讓到期日向後延,以爭取更低的利率。
包括連鎖藥妝零售商 Rite Aid (RAD-US)、博奕旅店企業米高梅 (MGM)(MGM-US) 及汽車零件供應商 Tenneco Inc. (TEN-US),都屬於這類公司。就在 1 年半前,他們還遭投資人摒棄,隨時可能宣告破產;如今卻能利用這種“詐死”手法,繼續存活。
這些企業的基本面,其實仍令人擔憂。例如米高梅最進公佈,第 2 季虧損又由去年同期的 2.126 億美元,暴增至 8.835 億美元。造成公司財務進展緩慢的原因,是賭城大規模開發新案,還無法創造獲利。
不過,由於聯準會 (Fed) 持續將利率維持在接近 0 的低檔,加上公債殖利率也徘徊谷底,使得風險較高債券,成了投資人尋求高收益的少數選項之一。在這樣環境下,財務飄搖的企業,也跟著被寵壞。
根據巴克萊資本 (Barclays Capital) 統計,今年夏天“垃圾”等級債券價格攀高,殖利率已由 1 年前的 10% 降至 8.6%。相較於 2008 年尾聲金融恐慌高峰時期,投資人對於這類債券要求的殖利率,高達 20% 以上。
然而分析師及債務重組顧問警告,即便投資人不吝將現金投入這些企業,當中有些恐怕在接下來幾年,無法創造足夠現金流,來履行這些債務。
信評機構穆迪 (Moody"s) 指出,未來 4 年內,財務風險高的企業共有 8000 億美元債務將到期;但在銀行追求風險興趣降低、經濟可能二度衰退,或是經濟成長微弱時間持續更久的情況下,市場消化企業再融資需求的能力,都可能遭受威脅。
另外根據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 統計,今年以來信用評等在 B- 或更低等級的企業,共發行總額 312 億美元債券。其中高達 2/3 左右,是用來支應原有債務,而非為了進行新交易或其他資本投資支出。
企業債務重組顧問公司 Lazard Freres & Co 的美國投資銀行部副主席 Barry Ridings 便警告:「一旦水壩破裂,情況將難以置信」。獲利低的消費者導向企業,若是背負過多債務,到了某個程度「全都將陷入困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