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明年頭號目標是控通脹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年成功防范通脹將有利于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實施貨幣緊縮政策是大多經濟學家開出的抑制通脹“良方”。【專題:展望2011 “十二五”開局第一戰:抗通脹

推薦閱讀:
胡錦濤:下大氣力抓好穩定物價等工作

據證券時報12月30日報道,2010年,中國通過延續2009年的寬松貨幣政策,經濟得到進一步復蘇。但是,在“經濟衰退”這一惡魔逐漸遠去的同時,通脹風險卻日益臨近,猶如一把懸在中國經濟頭上的達摩斯之劍,稍有不慎,或將吞噬中國來之不易的經濟成果。在2011年的中國經濟發展中,成功防范通脹將有利于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

“到香港打醬油”、“兇猛的通脹”等等,凡此形容通脹的字眼在前段時間媒體報道中頻繁出現。中國人民銀行的儲戶調查也顯示,老百姓對物價的滿意度已經為11年來最低。在各級政府合力圍剿之下,通脹能否低下高昂的頭?

美銀美林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通脹并沒有失控,應該考慮到中國通脹背后的背景是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本身導致相對工資的變化。

中國上世紀80年代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至今,已經使中國的人口結構產生了巨大變化,中老年人口在上升,而年輕勞動力人口在下降,20到44歲的年輕勞動力的總量在10年前已經達到了頂峰,過往中國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優勢已經不復存在,面對的將是勞動力的短缺以及相應導致的工人工資成本的大幅增加。

如果勞動力成本上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那么可以想象,未來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將不復存在后,中國將不能再像以往那樣以低廉的價格享受種種服務以及無限制地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

目前,中國的通脹水平尚在可控范圍之內,實際上中國已經逐漸使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除了出臺一系列政策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外,央行在年內還數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并兩度加息。但是,通脹還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不及時出臺相關調控政策以遏制通脹,那么將失去調控的主動性。

通脹的警鐘不可忽略,稍有疏忽,將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指出,2009年以及2010年中國的貨幣供應量(M2)以幾何數增長,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年均達到25%,超過此前幾年平均年增長率近7個百分點。巨大的流動性是中國CPI指數節節高升背后的重要推手。

為此,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實施貨幣緊縮政策是大多經濟學家開出的抑制通脹“良方”。

2011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經濟危機的陰霾正逐漸消退,世界經濟逐漸復蘇也將利好中國經濟。保增長、控通脹哪一個更緊迫?決策者無疑要在這二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