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收緊房貸路線圖
鉅亨網新聞中心
11月15日早上的一條新聞引起了房地產商和市場的高度關注,該新聞報道指出,工、農、中、建四大行在10月底已經停止房地產新增開發貸的審批,而這次停止并非月度性停貸調整。
當日下午,部分大行否認有這個政策,稱銀行并沒有停止房地產開發貸。傳聞雖然被否認,但該消息估計激出房地產企業一身冷汗,因為年底之時,正是需要資金之際。
雖然傳聞被否認,但監管層不斷收緊商業銀行對房地產企業發放開發貸款、土地儲備貸款以及個人房貸的事實,也能從其每季經濟形勢通報會對房地產風險的措辭變化中感受得到。
傳開發貸停止
四大行停止開發貸款,這條新聞占據了11月15日財經網站的主要位置。雖然當日下午,中農工建四大行的新聞處均對外否認了該消息的真實性。
相似的情況在8月末也曾經出現過。8月末,市場傳聞商業銀行在8月余下的工作日中停止發放開發貸,隨后國有大行在中報發布會上否認了傳聞。
一面是政府不斷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一面是市場傳聞商業銀行停止開發貸款,在不到4個月內,出現兩次傳聞,商業銀行是否接到監管層的窗口指導卻無從考證。
11月17日,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四大行否認了傳聞,但是并不能夠排除監管層對商業銀行進行了臨時指導,或者商業銀行總行根據國家政策調整貸款結構,并把審批權收至總行層面。實際上從年初開始,房地產貸款一直處于趨緊的態勢。
上述人士分析道,商業銀行本著早放貸早收益的原則,基本上前三個季度就把貸款額度用得差不多了。而且,前10個月金融機構已經發放了6.9萬億的新增貸款,在余下的兩個月內的放款空間不是很大。如果說10月末就停止新增開發貸的發放,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從監管層的數據也可以看出,商業銀行從年初以來一直在不斷減少房地產貸款的發放。1-4月份,房地產貸款月增2671億元,從5-8月,呈現一種下降趨勢,分別為1817億、1273億、1033億、1000億元。
房地產信托的火爆也佐證了商業銀行不斷在收緊房地產貸款。根據普益財富提供的數據,從8月-10月,房地產信托產品累計發行規模高達349.54億元,超過了2009年全年的發行規模312.72億元,并且8、9、10三個月房地產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為9.80%、10.10%、10.57%,而其中有部分房地產信托的預期收益率超過了15%。從中可以看出,房企不惜付出高額成本來進行融資。
監管層收緊房貸有跡可循
無風不起浪!
市場上停止開發貸的傳聞不斷,實際上與國家調控房地產有著密切的聯系。
隨著政府對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斷的深化,個人房貸也與時俱進。監管層從限制商業銀行發放第三套房貸款,到要求商業銀行停止發放第三套房貸款,再到不能夠提供當地納稅證明的也不能申請房貸,以及要求商業銀行禁止發放大額消費貸款曲線救房貸。
監管層對個人房貸的收緊是消費者能夠切身感受到的,而監管層年初禁止信托輸血房地產土地儲備貸款,再到限制房地產開發貸款,并且對60家大型房企風險摸底,無不反映出監管層對房地產行業風險的謹慎。
隨著國家房地產調控的進一步深入,監管層也要求商業銀行做得更加細致化。監管層要求商業銀行以集團為單位,實行集團并表授信,并且集團和成員企業貸款總額度不得超過在建工程的五成。
而在國十條剛剛頒布之后,監管層在第三次通報會中曾指出,要求商業銀行認真落實以在建工程為抵押貸款的審慎要求,并且要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的成數。
在政府對一些囤地、炒地以及捂盤惜售、延遲開竣工時間以及“四證”不全、項目資本金不足的房企進行曝光時,監管層也從開始的不能對其發放新增貸款,并要積極保全已發貸款,再到防止房地產信托為上述企業提供融資,緊接著發展到對上述不合規房企禁止發放新的開發貸款和貸款展期。
在4月份,銀監會一部主任楊家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房企的開發貸款和土地儲備貸款還跟房屋銷售相掛鉤,銷售款在銀行封閉運行,隨著賣房的進度償還原來的貸款。隨后,監管層要求商業銀行要經常測算項目開發的進度以及用款需求,并且根據“受托支付”和“實貸實付”原則,把握好發放貸款的節奏,并嚴格要求對出售款回流進行限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