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房地產行業一周要聞回顧(12月12日至12月18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要求“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廣東考察期間也強調,當前要繼續解決好群眾住有所居問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應,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繼國務院常務會議后,國家有關部委相應落實會議精神。財政部等五部委聯手發布《進一步加強土地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開發商以后在拿地中,“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原則上不超過一年,特殊項目可約定在兩年內繳清,首次繳款比例不低于全部土地出讓款的50%”。分析人士認為,該政策對股價會造成短線負面影響,至于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包括遏制土地價格和透過打擊囤地以增加供應等,則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得以逐步反映。
據媒體報道,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會議也在本周召開,住建部部長將作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報告,包括保障性住房在2010年將會如何推動,還有大家關注的2010年房地產走勢將會涉及。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后,地方政府也有所表現,上海市發改委等部門緊急加班開會,研究房地產市場應對政策。開發商方面,上海綠地集團等此前高調拿地的大型房企也連忙召開緊急會議部署對策。
由于國務院出臺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措施、財政部強化土地出讓收支管理施壓樓市、新股密集發行致流動性偏緊,地產板塊本周大幅下挫,上證地產指數下跌9.32%,深證地產指數下跌13.56%,遠大于大盤4.11%的跌幅。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不斷遭遇利空政策,房地產股下周將維持弱勢。不過,隨著經濟走勢更加明朗,通脹腳步開始逼近,樓市前景仍可看好,地產板塊長線依然看多,投資者可逢低介入,積極布局。
國內房地產行業一周要聞回顧:
1、國務院組合拳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中國政府網12月14日消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要求“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會議明確提出四項措施用于調控2010年房價。會議要求,按照穩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給、加強市場監管、完善相關制度的原則,繼續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2、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強調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據新華社12月16日報道,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12月14日至16日廣東考察期間特別指出,當前要繼續解決好群眾住有所居問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應,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是繼14日溫家寶總理主持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后,中央高層再次作出類似明確表態。
3、五部委發文提高土地出讓金首繳比例 地產股承壓
財政部網站12月17日消息,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央行、監察部、審計署日前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對于分期付款行為,《通知》指出,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土地受讓人在土地出讓合同中依法約定的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一年。經當地土地出讓協調決策機構集體認定,特殊項目可以約定在兩年內全部繳清。首次繳納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
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政策對地產股而言顯然構成利空,不過對具體上市公司的影響還要因人而異。總體來看,土地出讓金首繳比例的提高肯定會對上市公司今后的拿地節奏產生影響,盡管在短期內對地產類上市公司業績影響很小,但從長期來看肯定會有一定影響,資金的利用效率的降低必然對業績產生作用。至于具體的影響,還需要通過計算才能得出。
4、住房和城鄉建設會議召開 2010年地產走勢倍受關注
中國廣播網12月18日消息,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2010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會18日正在召開。住建部部長將作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報告,包括保障性住房在2010年將會如何推動,還有大家關注的2010年房地產走勢將會涉及。
5、央行調查:四季度近七成居民認為房價難以接受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12月16日消息,2009年11月中下旬,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大、中、小城市進行了城鎮儲戶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四季度,有近七成(67.2%)的城鎮居民認為當前房價“高,難以接受”,這一比例較上季提高2.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季度提升;有31.0%的居民認為當前房價可以接受,較上季下降1.6個百分點。
此外,調查還顯示,對下季房價,45.9%的居民預期將上升,較上季提高4.7個百分點,較1季度累計提高29.9個百分點。
6、中國30余城市試點公積金貸款建保障房引爭議
中新社援引中國經濟周刊12月15日的報道稱,一件有效利用閑置資金、推動保障房建設的“好事”,在試點中,卻引發了一連串的爭議。
2009年10月,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聯合7部委下發了《關于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全國30多個城市開始試點。
目前,北京的試點實施方案已經征得北京住房公積金管委會的同意,即將上報到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審批。一旦審批下來,保障房項目開發商即可向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貸款。
但一些專家對此提出了異議。中國人民大學不動產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況偉大認為,將公積金貸款的收益建設廉租房,這是混淆了公積金與“公共財政”的概念。
7、“末班車效應”帶動上海個人房貸明顯反彈
據新華社12月15日報道,央行上海總部最新發布的11月上海市貨幣信貸運行報告顯示,受近期住房交易量上升的影響,11月上海全市人民幣個人住房貸款新增107.4億元,較上月多增15.8億元,同比多增119.8億元,其中新建房貸款和二手房貸款分別增加54.3億元和53.1億元。
這扭轉了9月以來滬上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增量環比連續下滑的勢頭。在8月份創出170.2億元的單月增量新高之后,9、10兩個月滬上個人住房貸款一路下滑至138.4億元和91.6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因購房者擔心房地產“優惠政策”到期取消而趕在年底前集中成交,導致樓市在10月底11月初爆發了一輪“末班車行情”,這可能是11月個人房貸增量明顯反彈的主要原因。
8、京滬深三地樓市泡沫程度加劇 房價漲幅超GDP5倍
據中華工商時報12月14日報道,美聯物業近日發布的一份關于租售比、投資比例、房價收入比、房價與GDP漲幅的對比數據表明,2009年房價暴漲的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樓市泡沫程度加劇,北京樓市泡沫化指數全面超上海。
北京在2009年商品房均價上漲幅度已經超過60%,而深圳等地也紛紛超過這一漲幅。統一按照上漲幅度已經分別達到了50%以上這一低估的房價漲幅計算:三城市房價的漲幅都超過了GDP的5倍。其中上海超過7倍左右,而北京與深圳在5倍左右。
9、上海醞釀樓市新政 開發商緊急部署對策
中新社援引新聞晚報12月18日的報道稱,國務院14日召開關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常務會議之后,上海市發改委等部門于第二天就緊急加班開會,研究房地產市場應對政策。相關人士分析上海樓市優惠政策有望延期。但隨著中央基調的變化,上海可能重新考慮優惠政策退出問題。
開發商方面,據上證報報道,上海綠地集團等此前高調拿地的大型房企近日召開緊急會議部署對策。另一“地王大戶”綠城集團則未對新政給予正面回應。但被采訪的開發商均認為,目前樓市存在泡沫已成事實。不過多數開發商判斷,從宏觀經濟全局考慮,中央寄希望于房價適度降溫,成交持續穩定,因此此輪調控樓市仍會以溫和為主基調。
(徐志嬌 編輯)
更多財經資訊:www.caixun.com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