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外圍市場風險又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周,隨著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的出臺,A股市場出現了明顯回落。與之相應的是,外圍股市及大宗商品市場也普遍出現大幅下跌,而外匯市場上,美元指數則呈現強勁反彈。有跡象表明,外圍市場風險正在逐步增加,這也為A股市場的反彈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自7月2日以來,全球股市進入一輪反彈周期:A股上證指數最大反彈幅度超過15%;道瓊斯指數漲幅為10.45%;香港恒生指數上漲了9.87%。本周,這輪持續一個多月的反彈行情首次面臨考驗。周二,上證指數大跌77.26點,跌幅高達2.89%;香港恒生指數下跌340.39點。周三,道瓊斯指數亦大跌265.40點,而日經指數更以9065.94點創下近13個月來的新低。

商品市場本周同樣遭受重大打擊,國際油價一度跌破每桶76美元,較上周五的最高價跌幅超過8.4%。前期大幅上揚的小麥價格也出現沖高回落,并帶動其他農產品價格走低。而國際黃金價格則受避險情緒推動出現強勢上揚。

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場的大幅波動與美元指數的見底回升有著直接的關系。資料顯示,美元指數自今年6月7日的最高88.71點展開調整,到上周五最低探至80.08點,隨后即出現強勢回升。


本周二,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繼續維持在歷史最低點的0至0.25%的水平,并表示將購買更多國債以刺激經濟復蘇。此消息一出,美元指數應聲而跌,美股跌幅也顯著收窄。不過,上述利好的刺激作用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天。本周三,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就顯示,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到48.4萬人,創下6個月以來的新高。而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也顯示,歐元區6月工業產值環比下降0.1%,低于市場預期。疲軟的經濟數據再次印證了市場對于全球經濟放緩的觀點。

除了糟糕的經濟數據之外,投資者的擔憂還來自對于8月份的本能恐懼——最近20年以來,美國股市的大幅下跌大多都發生在8月份。如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道瓊斯指數下跌了10%;1998年8月,俄羅斯出現債務違約,道指大跌15%。如果再往前推,1987年美國股市大崩盤時,正是在當年8月份登上至高點,然后一路沖至10月的低谷。

更為嚴峻的考驗還在于,美國經濟正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8月3日,美國商業部公布的6月份個人消費支出核心價格指數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低于美聯儲希望看到的1.5%到2%的水平。與此同時,債券市場投資者紛紛涌進從國債到“垃圾債券”的各種固定收益品種。《華爾街日報》最近的一項調查也顯示,有近2/3的華爾街經濟學家認為,未來三年美國經濟出現通貨緊縮的威脅要大于通貨膨脹,而4月份時經濟學家對通脹與通縮的投票還是各占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有跡象顯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并未徹底平息。數據顯示,希臘二季度GDP環比滑落1.5%,其國債信貸違約掉期利差本周二擴大30個基點至7.95%,而歐豬五國(PIIGS)其他成員信貸違約掉期利差近期亦再次上行。對目前已如驚弓之鳥的外圍股市來說,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再度爆發,則勢必對其造成沉重打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