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政策破冰
鉅亨網新聞中心
技術為后盾 8只汽車A股爭做下一個“比亞迪”
至6月11日,新能源汽車6月以來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其中新能源汽車6月份以來加權平均漲幅0.59%,鋰電池板塊漲幅0.94%,兩大板塊均成功逆市上漲。時代新材、萬向錢潮兩只代表股同期更是大漲8.48%、4.33%。這種較強的市場特征與補貼政策破冰有關。
6月1日,國家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最高可以補貼6萬元。超預期的政策支持,無疑對行業形成較大利好推動。早在幾年前,股神巴菲特曾經因成功投資比亞迪H股,最終賺得盆滿缽滿,讓人見識了“新能源車概念股”的魅力。對于A股,包括車商、動力電池企業、充電站建設在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誰是下一個“比亞迪”?
21世紀 中國汽車業必須觸“電”
進入21世紀,全球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共同面臨著能源和環境的巨大挑戰,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近年來都把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提高產業競爭能力,保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重大戰略舉措,紛紛制定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規劃,加快研發和產業的進程。傳統內燃機汽車過于依賴石油,2006年以汽車為代表的交通行業消耗了87.5 Quad Btu的石油,約占石油總需求的50%。相對應的排放了2013百萬噸CO2,占CO2排放總量的33.6%。人們只有通過技術探索,尋找替代能源,降低排放,才能緩解汽車需求與環境保護的矛盾。純電動汽車效率可以達到普通汽油汽車的3.9倍,CO2排放可以減少2/3左右;混合動力汽車可以達到普通汽油汽車的1.7倍,CO2排放可以減少1/2左右。在可以預見的技術條件下,汽車的電動化趨勢在所難免。
我國必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原因是能源安全問題和環境保護問題促使中國需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行業實現跨越式趕超的契機,中國本土汽車廠商已經掌握了一定相關技術實力。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更是一語中的:隨著汽車的增加,中國面臨嚴重的石油短缺壓力。目前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50%,而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提高中。發展電動汽車在中國更為緊迫。混合動力技術再成熟,總是要燒油的,而電動汽車則不需要消耗石油。
純電動 中國與國外站在同一起跑線
按照新出臺的補貼政策,只有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和純電動乘用車能夠得到補貼。補貼標準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而混合動力汽車未能列入補貼范圍。按照業內的普遍看法,混合動力汽車技術比較成熟,豐田汽車的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全球銷量已經超過百萬輛。但業內也普遍認為,混合動力只是一種過渡產品,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是電動汽車。補貼政策不鼓勵混合動力汽車,而鼓勵電動汽車,給眾多汽車企業發出一個明顯的信號: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已經確定,就是跳過混合動力過渡階段,直接發展電動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并不比國外差。麥肯錫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在傳統汽車領域,中國比西方國家落后幾十年,但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與國外處于同一起跑線。以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和低成本優勢,在發展電動汽車方面,中國有可能贏得先機。
在2010年補貼政策破冰之后,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新能源汽車將會在中國將迎來高速發展時期。預計2010年中國新能源轎車銷量為500-1,000輛,到2013年將有望達到10萬輛比亞迪汽車已經具備了新能源汽車商品化上市的能力,而上汽集團和長安集團也具有相當強的實力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方向,將提升企業的長期競爭力,為未來增長拓展新的空間,對那些掌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核心技術的公司應給予一定的溢價。乘用車主機廠建議關注擁有已進入或即將進入產品公告車型,在新能源產業鏈關鍵技術節點方面掌握核心技術、具備量產新能源車型能力的公司。
8只股 核心技術帶來一定溢價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方向,雖然短期不會明顯提升主機廠的業績,甚至可能因為技術方向選擇失誤及研發費用增加對業績造成負面影響,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水平將提升企業的長期競爭力,為未來增長拓展新的空間,對那些掌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核心技術的公司應給予一定的溢價。乘用車主機廠建議關注擁有已進入或即將進入產品公告車型,在新能源產業鏈關鍵技術節點方面掌握核心技術、具備量產新能源車型能力的公司。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分析,純電動汽車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客車,二是轎車。
客車方面,中通客車(000957)的低地板混合動力客車和奧運純電動客車,均代表了目前我國純電動客車的最先進水平。安凱客車(000868)當前純電動客車開發品種最齊全,技術相對最成熟。在新能源客車方面,安凱客車與上海瑞華合作開發了國家電網純電動9米客車、國家奧組委的純電動12米公路客車、11米純電動公交客車;在代用燃料方面,進行了12米公交客車搭載濰柴LPG歐三發動機,11米公交客車搭載大柴CNG發動機,10米前置公交車搭載南內CNG 發動機等的開發。福田汽車(600166)我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基地。擁有與世界同步的三大綠色能源技術——清潔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術,已建成混合動力、純電動、氫燃料和高效節能發動機四大核心設計制造工程中心。技術潛力最大,依托“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北京市各大科研院所的最新技術。已經獲得北京公交集團800輛客車訂單,與臺灣成運簽訂75輛車訂單,與廣州新穗巴士簽訂30輛銷售合同。東風汽車(600006),在這批純電動城市客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采用一體化設計、續航里程達200公里以上、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的環保節能目標。時代新材(600458)的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客車技術也屬國內領先水平。
轎車類方面,上海汽車(600104)確定了明確的新能源戰略,目標是2010年上汽計劃實現混合動力轎車商品化。萬向錢潮(000559)集團全資子公司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在電池、電機、電控、總成上全面發展,屬國內領先。長安汽車(000625)計劃在未來數年投入30億元研發高科技含量的小排量汽車,并將推出一系列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民車。
一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于低碳經濟逐步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將帶來汽車動力系統的革新,是對傳統汽車產業鏈的延伸,這必定帶來汽車產業的技術革命。純電動汽車發展的必要性和發展路徑逐步明晰,市場對其的投資勢必將趨于理性。”他繼續補充道,“電動汽車是一個新生事物,電池技術、電機技術和電控技術,目前還沒有完全成熟,電動汽車的發展也處于驗證階段。不過,隨著政府出臺補貼政策和加快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純電動汽車在中國將駛入快車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