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期期貨指出鄭棉中期仍將延續空頭趨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7月14日,鄭州棉花期貨沖高回調,盤終漲幅收窄。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見驚雷指出,鄭棉中期仍將延續空頭趨勢。
鄭棉下跌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7月14日開始弱勢反彈。主力1101合約上漲90元,漲幅0.56%,成交19萬手,較13日減少3萬多手。下游織布企業議價能力增強,主力1101合約后市可能延續弱勢,有可能下探16,000元一線。
下游棉紗價格近期出現了下調,山東、江浙、河南等地棉紡廠和輕紡市場棉紗報價普遍下調500至1,000元/噸,隨著紡織市場進入傳統淡季,紡織企業對2010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紡織品服裝內外銷形勢的擔憂可能加劇,棉紗價格下調幅度或將加深。
美國農業部7月份全球棉花供需報告預計新年度棉花產量將大幅增加。全球2010/11年度棉花產量預計達到2526萬噸,比2009/10年度增加294萬噸,增幅13%,連續三年減產的局面發生改變。其中美國棉花預計產量398萬噸,較6月份的預估數字增加了35萬噸,與2009/10年度的263萬噸相比,大幅增加了51%。預計美國年末庫存為76萬噸,與6月份預估的60萬噸相比,同樣增加明顯。相對而言,對中國的棉花產量的預估沒有變化,仍然維持在產量718萬噸,年末庫存405萬噸的判斷。
根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發布的全球供需預測,預計2010/1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增長14%,達到2,500萬噸。消費方面,預計全球棉花消費量為2,490萬噸,同比增長了2%。這樣,全球范圍內棉花供求基本平衡。在這種情況下,美棉12月合約從6月中旬的79.9美分一路下跌到目前73.3美分,近期略有企穩。
截至2010年6月底,國內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為190萬噸(包括外棉和進入流通環節的棉花,不包括國儲棉),拋儲60萬噸棉花配額的預案已獲批準,隨時可以啟動,這樣總供應量250萬噸。按照3個月,每月消費88萬噸棉花計算,紡織企業需要棉花264萬噸,略有缺口。但如果考慮到國家可能增發進口配額,新花上市前,國內棉花供求可以實現平衡。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繼續下跌,14日報18,039點,下跌19點,跌幅較前兩日略有擴大。
綜合來看,無論是代表舊棉花的鄭棉1009合約,還是代表未來上市新棉的1101合約,都因供求基本平衡而上行動力不足。
(董雪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