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銀行卡犯罪,20億張磁條卡或將升級成IC卡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有消息稱,央行和中國銀行業協會正在計劃將磁條卡改換為IC卡,這樣犯罪分子一般使用的讀卡器將無法盜取信息。記者咨詢了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員,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我們行正式文件還未下發,但其他行已經開始在進行系統升級了,估計下半年就有可能進行試點,逐步推廣。”據了解,將磁條卡改換為IC卡,最大的原因就是防范信用卡犯罪,因為換成IC卡之后,犯罪分子一般使用的讀卡器將無法盜取信息。此計劃若最后成功,或將意味著幾十億張銀行卡的更新換代。
IC銀行卡取代磁條卡
信用卡非法套現是目前我國銀行卡產業最主要的風險形式之一,亦是警方和銀行防范打擊重點。
套現機構通常與小商家合作,多而龐雜,銀行很難判斷其刷卡異動。當前銀行之間競爭激烈,盈利壓力大,銀行沒有動力投入過多的人力財力成本去加強監控。
在發卡源頭上,過去不少銀行也對信用卡申請人審核不嚴,有些并沒有當面核簽,犯罪分子由此得以偽造身份證大量制作假信用卡套現。
南京某家ATM機科技公司人士對記者稱,該公司提取了自2005——2009年全國發生的有關銀行卡犯罪案件資料,對全國23個省市共23683起案件進行了統計,針對ATM機的犯罪已經成為銀行卡罪案中的主要犯罪類型,占比64%;POS機上的犯罪其次,占比25%。5年來犯罪增長趨勢驚人,而銀行在安保方面的投入增長卻很緩慢,接近于零。銀行在ATM機安保方面的軟件投入不到ATM機硬件投入的1/10。
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卡卡質的更換在風險防范上更為重要——磁條卡容易被復制,因此出現了將目前的磁條卡轉變為IC卡的方案。但如果真的全改成IC卡,其實并不如想像中那么簡單。
IC卡在國外使用并不如想像中普遍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的老總表示,在國外,IC卡并沒有被普遍使用,因此如果國內將所有磁條卡改換成IC卡,那么對于那些喜歡在國外刷卡購物的人來說,就比較麻煩了:“就目前而言,磁條卡的市場占絕對主導,因此我認為要改的話,需要全球市場一起行動。”
據了解,美國是呼吁轉換聲音最大的國家之一,但是美國市場上磁條卡的比例仍是最大的。實際上轉換做得比較好的是歐洲、東南亞等地的國家。
換卡將帶來一系列高額成本支出
不過,在磁條卡轉換成IC卡的背后,是巨大的成本支出:一張IC卡的成本在20元到30元之間,而一張磁條卡的成本只有0.5元,如果將全國20億多張磁條卡換成IC卡,那么幾百億的改造資金將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另外,IC卡支付體系,包括POS/ATM終端、通訊網絡、主機與處理系統等的改造也需要資金,而換卡工作短期內又難以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因此成本問題成為影響銀行卡芯片化的障礙之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