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盤勢

ST亞華(000918):浙商集團承諾業績懸疑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房地產業務是3-5年開發,一朝摘果子,我們將盡力完成預期業績目標。」8月13日*ST亞華(000918.SZ)臨時股東大會上,新任董事長張德潭向記者表示。

當日,*ST亞華改選董事會,新任大股東浙江商業集團(下稱浙商集團)人馬全班進駐,隨後董事會決定將公司更名為「嘉凱城股份有限公司」,*ST亞華順利變身地產股,歷盡三年波劫的重組塵埃落定。

「現在的問題就是處理好農行的2個多億債務。」負責*ST亞華淨殼工作的中信資本副總裁胡廷華透露。*ST亞華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浙商集團如何完成股改時的業績承諾?

浙商集團或代償債務


浙商集團與其一致行動人此番注入*ST亞華的是,國際嘉業100%股權、中凱集團100%股權、名城集團100%股權、雄獅地產65%股權和濰坊國大79%股權五大塊資產,資產總值約45.67億元。

*ST亞華2006年停牌重組,之後一路坎坷前行,至2007年浙商集團借殼,最終擬定的方案為:中信資本旗下中信卓濤以6.8億元收購亞華的乳業資產,用於清償後者債務,使*ST亞華變為淨殼;然後向浙商集團定向增發11.71億股,總股本增至14.43億股,浙商集團控股*ST亞華。

按協定,*ST亞華最遲須在2009年6月30日前完成所有債務清償工作,然後浙商集團入主重組,如有任意一家銀行債務不能和解,則債務重組必須推倒重來。但臨近6月30日,中信資本卻在債務重組上卡殼。

「現在還有農業銀行的2個多億債務沒有清償完。」胡廷華坦言。

熟悉*ST亞華的某機構人士向記者透露,6月30日債務重組截止日前,農行與中信資本在債務清償方面遲遲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急於入主的浙商集團在6月29日向中信資本承諾,自己可以代償債務。

「這應該就是農行債務。」前述人士分析,浙商集團為國有房地產企業,其儲備的大量土地拿地成本較低,為實現借殼上市,「即便多掏1億多,這筆生意還是划算的」。

預期業績留懸念

儘管浙商集團成功借殼上市,但在房地產並未出現實質性復甦的2009年,變身地產股後的*ST亞華,能如期完成股改時承諾的業績目標嗎?

浙商集團股改時承諾,如注入資產2009年淨利潤低於12.90億元,除每10股送2股的直接對價外,流通股股東每10股還將再獲送1.5股。

8月13日,*ST亞華發佈業績預告:前三季度預計淨利潤為1.53億-1.85億元,預增12%-35%。由於*ST亞華上半年虧損5990萬元,則公司房地產業務前三季度至少要盈利2.13億元以上,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而機構對於*ST亞華重組後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國泰君安7月25日發佈的研報首次給予「增持」評級,並給出22倍市盈率和26元目標價。

「前景可能並沒有想像的樂觀。」前述房地產分析人士直言,2009年房地產行業前景尚不明朗,「全年12.9億元的利潤目標有點懸」。浙商集團只能算二線房地產開發企業,目前的房地產大背景下,二線房地產企業淨利率一般在11%-13%。

值得注意的是,*ST亞華2008年12月22日披露的資產重組報告書顯示,浙商集團此番領銜注入的五大塊資產中,2008年前三季度,僅國際嘉業和名城集團實現盈利,淨利潤分別為7158.76萬元和1.77億元,其餘三塊資產均虧損。

五塊注入資產2008年前三季度主營收入共為34.48億元,淨利潤為1.43億元。淨利率為4.15%,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即使以11%的行業平均淨利率計算,*ST亞華今年要達到12.9億元的利潤,則其全年至少要實現117億元以上的主營收入,而現在房地產行業整體復甦前景尚不明朗,*ST亞華的預期業績目標留給公眾的更像是懸念。

張德潭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於預期業績目標的實現僅以「3-5年開發,一朝收成」匆匆帶過,不願詳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