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裕民、中航合資成立環能海運 運載中油4成進口油量
鉅亨網記者蘇芷萱 台北 2010-07-12 17:35
中油代董事長朱少華指出,環能海運將建6艘原油輪供給中油4成進油運輸。(鉅亨網記者蘇芷萱攝)
為了在104年淘汰具高污染風險的單殼油輪後,仍能以自有雙殼油輪載運進口原油,中油與裕民(2606-TW)、中航(2612-TW)合資297億元成立環能海運,未來合資公司將建造或購買6艘30萬噸級雙殼原油輪以及1艘雙殼成品油輪,提供中油運輸40%的進油量。
環能海運總投資金額約297億元,合資股權比例分別為中油48%、裕民26%、中航26%,6月中已獲立院審議預算通過,今(12)天下午三方正式簽訂合資協議書,中油代董事長朱少華、裕民董事長徐旭東、中航董事長彭蔭剛皆出席參與簽署。
朱少華表示,這次簽約代表中油第3代油輪的新時代開始,原本想要自己成立航運事業部,但是國營企業經營航運受限大,無法發展高績效,因此尋求與裕民、中航這類高效率的專業航運企業合作,申請取得「船舶運送業許可證」,追求更高獲利。
雖然裕民今年4月才宣佈將與中航、中油合資,共同成立油輪公司環能海運,不過環能海運2009年底就已開始執行相關作業。彭蔭剛認為,目前船價在低檔,5年前造1艘30萬噸級油輪要1.6億美金,但2009年降到1艘1億元美金以下,因此目前合資創立環能是很好的時機。
朱少華指出,油輪首重時間與耗油效能度,原油一起從中東運來,花多少油走多少天,對公司營運很重要。目前中油自有的2代原油輪皆為單殼油輪,污染嚴重,風險極大,國際海事組織(IMO)也規定民國104年前需全數淘汰此類油輪。而新型的雙殼油輪耗油率只有30年前油輪的20%,對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幫助很大
對於未來原油市場,朱少華十分看好,認為某些地區「油流成河」,有些地方卻一滴油都沒有,因此全球油品移動與運輸市場很大。目前光是中油本身1年就有25000噸原油與350噸輕油需求,預計環能海運成立之後,自有船能裝載其中40%,而另有的60%則尋求現貨市場租船來滿足需要。
徐旭東表示,近日他參觀幾家中國船運公司,1艘油輪不到半年就能夠建造完成,再60天就可以把裝備裝配好正式下船,效率很高,希望環能海運成立後,也能有這樣很快速的成果。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