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買台股不手軟 摩根:店頭、中小、科技型基金來電有望
鉅亨網記者張中昌 台北
台股1月份雖僅15個交易日,但外資回補513億元,根據摩根投信統計,金融海嘯後台股外資單月買超逾500億元共有14次,當月平均上漲6.74點,且台股各類型基金表現都更勝大盤,又以店頭、中小與科技基金績效最突出,平均都超過7.4%。隨科技新產品上市熱潮未歇,持有科技股比重較高的台股基金,將有機會引領今年風潮。
摩根JF新興科技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表示,高價電子股雖因財測下調,股價翻黑,營收與法說會訊息預期短線將主導電子股與盤面表現。不過,近期國際經濟數據捷報頻傳,美國1月份非農就業人口大增24.3 萬人,優於市場預期,且1月份失業率亦下滑至8.3%,創下三年新低。隨就業市場好轉,意味著佔美國經濟比重約70%的民間消費可望獲得支撐,對以出口為主的科技股來說,應具下檔支撐。
隨新產品上市熱潮方興未艾,電子產品換機潮可望湧向。歐陽渭棠指出,科技新產品上市題材可望延續至2013年。包括Ultra book 硬體軟體效能增進、win 8推出,將可望刺激NB與PC需求;而低階智慧型手機的興起,將有效提升新興市場滲透率,且隨電信營運商提升基建設施,4G LTE手機也可望呈倍數成長,智慧型手機成長榮景延續可期。
歐陽渭棠認為,電子權值股歷經去年修正,不但評價面偏低,且今年展望不若先前弱勢,再者,美國ISM製造業指數上升至54.1之七個月來高點,加上歐元區及中國製造業指數連袂走揚,顯示全球製造業動能回升,市場投信資心大受鼓舞。
歐陽渭棠進一步指出,隨5日均線也已上移至7692點,大盤短線震盪也恐將加劇,但目前國際市場氣氛仍佳,以及兩岸投保協議有望在第8次江陳會順利完成,台股仍相當有望持續向年線靠攏,看好有量有價的格局下,短期仍可望向上挑戰前波高點反壓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