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轟、風格轉換及其他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進了,又進了!上天都感動得哭了,是的,當時情況就是這樣——ADIDAS廣告。
稍微對籃球和NBA有點瞭解的朋友,都知道這個廣告的來歷。2004年12月11日,休斯敦火箭主場迎戰馬刺,離比賽結束不到一分鐘火箭落後10分,這時候Tracy(怎麼聽都不像男的),睡不醒,McGrady來勁了,連斷帶扣外加打4分,在35秒內搞定13分,直接導致火箭以81-80逆轉馬刺,遂成史上經典。
但即便如此之壯舉,在央視轉播嘉賓張衛平老師口中,評價只有簡單3個字「不合理」(張老師因此而得一美名「張合理」)。球傳給姚明,沒進也合理,球要是不給姚明,贏了球也不合理。
舉凡NBA30支球隊,戰術可以大略分成三種:半場陣地進攻、跑轟、無戰術。儘管半場陣地進攻最傳統、最主流,但從觀賞性角度來說,跑轟更得人心、更讓人感覺能值回票價。昔年德安東尼執教鳳凰城,太陽隊的進攻打起來那叫一個水銀瀉地,那叫一個行雲流水,嗚嗚地,煞是好看,其他諸如金州勇士還有現今的紐約尼克斯,都是跑轟典範。典型人員配置是一個奔跑型的控衛(如典型的史蒂夫納什和不那麼典型的巴朗戴維斯)加若干「跳跳龍」型的前場(不勝枚舉)。典型打法是進攻虎虎生風,一干人等呼啦啦跑過半場,一番眼花繚亂的傳切配合之後,碰著內線有空,一個高吊,數人騰空而起完成空中接力;如果內線沒空,控衛就在三分線外拔地而起,進了就算不進就折返跑,基本看不到大個子籃下背打勾手,進攻完全在運動中完成。這就是跑轟,美國俗稱Run and gun。
「跑轟」儘管好看,但是「非主流」。所謂主流的籃球打法,就是內線有個強悍的大個子,跳下馬來身高丈二,豹頭環眼虎背熊腰。他可以在低位背打,也可以拉到高位跟後衛時不常地來個擋拆,Inside out來上那麼幾回,最後由那個大塊頭來終結進攻。以中鋒為核心的半場陣地戰術,曾經是、現在是、估計未來也可能還是NBA、FIBA、CBA等A的主流戰術,無他,皆因「合理」。但全NBA打法最合理的球隊——馬刺,打起比賽來也最沉悶,一場下來7、80分,鮮見拉桿扣籃、空中接力、no-look pass、交叉步過人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NBA元素,就算5年3奪總冠軍,粉絲數量還是比較寒磣。
年初至今的A股,完全就是「跑轟」行情。藍籌不大動,相當於沒有中鋒在內線予取予求;2007年有個新詞叫「二八現象」,中鋒在場上也恰好占20%,這巧合簡直鬼斧神工。中小股票猛漲,相當於一群跳跳龍陣容逐個轟擊籃框。儘管指數漲幅沒有2007年猛,但是市場興奮程度有過之無不及,這看成交量就知道。目前,中小股票相對於全市場的估值溢價又已經到了歷史高位,直逼2007年530那會兒,於是,大夥兒又在談風格轉換了。轉換總得需要個由頭,或曰催化劑,我們的策略分析師說:「不合理」就是最大的催化劑。但是「合理」從來就是個歷史範疇,不同年代的「理」真不一樣。
中小股票的相對估值溢價已經不合理,這是從歷史上來看,比較對象是藍籌股或者滬深300,今年多了創業板這個攪局的,情況好像有點變化。主板和中小板的很多股票,從規模、商業模式、行業地位等等方面,似乎比創業板諸英雄不遑多讓,如果說「存在即合理」,為啥創業板可以搞到100倍,而中證500不行?沒有這個道理嘛!這麼一想,到底中小股票現在的估值是合理還是不合理?誰能告訴我,是對還是錯……
前年,太陽隊總經理史蒂夫科爾認為跑轟「不合理」,於是引進日薄西山的沙克,送走跑轟名將肖恩馬里昂,結果呢?接下來一個賽季戰績慘不忍睹。科爾先生幡然醒悟,原來這風格轉換不是那麼容易的,於是本賽季前毅然把奧尼爾送到騎士,繼續打自己熟悉、球迷愛看、納什中意絢麗無比的跑轟,本賽季打了20多場比賽,成績斐然,一度高居西部聯盟榜首。
幹嘛非死抓著中鋒戰術不放呢?如果你是個NBA教練,手裡有喬丹、皮蓬、羅德曼這等高手,外加幾個稱職的角色球員,中鋒是幹嗎的?有嘛,充個門面當個擺設,沒有嘛,也能三連冠。
無奈,那個時代過去了。喬丹退役之後的N多屆總冠軍,除了底特律,其他都是超級內線鋒坐鎮,即便是底特律當年還有最佳防守內線大本(蓋帽王加籃板王)。可見時至今日,中鋒仍然是總冠軍的第一保證。就像我們說一波牛市(權且認為現在是牛市吧)沒有藍籌股的表現,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不是說中鋒戰術不好,但好中鋒實在太貴。你看大凡有超級中鋒+超級後衛的NBA球隊老闆,每年必然為奢侈稅的問題苦惱。而那些堅定不移打跑轟的球隊,不僅球員工資能夠略省,門票收入更加還都很不菲,這裡裡外外一盤算,如果您不是特別在意總冠軍的話,從經營球隊的角度還是跑轟划得來。
我們當然憧憬大小股票一起漲,復辟當年湖人的showtime,工行中石油一馬當先,後面跟著一群中小板股票輪番轟炸,無疑是皆大歡喜的結果。那時候,即便是張老師,也再沒有理由說「不合理」之辭。問題是,顯然今年是流動性最充分的時節,還只能打打跑轟,明年要showtime,可哪來的那麼多錢呢?
就怕結果是像上賽季的太陽隊那樣,不但風格轉換沒完成,跑轟也給廢了。如果藍籌股還是起不來,中小股票也歇菜,說不定也是個合理的結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