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官員:優化開發三個特大城市群
鉅亨網新聞中心
發改委秘書長楊偉民在《中國發展報告2010:促進人的發展的中國新型城市化戰略》發布會上表示,優化開發三個特大城市群,重點發展八個大城市群。
中新社援引國際金融報10月11日的報道稱,10月9日,在上海召開的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行的《中國發展報告2010:促進人的發展的中國新型城市化戰略》發布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楊偉民說,“之前媒體誤解了我的意思,我說的是優化不是優先,兩個詞的意思不同。”
楊偉民說的優化,指的是優化開發三個特大城市群。他建議,今后在城市化空間布局上可以按特大城市群、大城市群、其他城市化地區(大都市區、城市圈、城市帶)、邊境口岸城市、點狀分布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五類考慮,實行有區別的城市化方針。對此,楊偉民的確切表述是:優化開發三個特大城市群,重點發展八個大城市群。
據了解,三個特大城市群即環渤海地區(包括京津冀、遼中南和膠東半島)、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八個大城市群則包括哈長地區(黑龍江省的哈大齊和吉林省的長吉地區)、閩東南地區(福建沿海地區)、江淮地區(安徽皖江地區)、中原地區(河南中部)、長江中游地區(包括湖南的長株潭、湖北的武漢城市圈、江西的昌九地區)、關中平原地區、成渝地區、北部灣地區。
對城市群的規劃只是城市化發展規劃的一部分。在發布會上,擔任主報告撰寫主筆之一的楊偉民對中國新型城市化的戰略目標展望說,從“十二五”時期開始,用20年時間解決中國的“半城市化”問題,使我國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達到65%。這意味著要以平均每年2000萬人的速度,到2030年基本解決4億農民工及其家屬的進城和落戶問題,使他們享受與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和各項權利。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該報告提出了一整套戰略構想,包括有序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實行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市用地的“人地掛鉤”、財政支出的“人財掛鉤”;以城市群為城市化的主題形態,以“兩橫三縱”(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橫軸,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縱軸)城市格局為空間布局,突出地區特色的多樣化的產業與就業結構;強化公平分配的城市公共服務;創新城市化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