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與撲克:從揣摩人心到管好自己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最近,投資圈里頗為流行德州撲克,這個游戲因為理念類似投資而受到投資圈人士的歡迎。其實,投資圈喜歡玩撲克牌早已經不是新聞。百年前,美國的投資者們就喜歡在閑暇時間玩撲克牌。
筆者只是稍微了解德州撲克,算不上資深玩家,也絕對反對賭博行為,這里僅僅是談撲克游戲與投資之間的一些有趣的話題。
與德州撲克類似,三張牌、梭哈等游戲也有雷同的玩法和原理。不過,在職業投資者與一般撲克玩家眼里,對這些游戲核心問題的理解有著較大的差別。
很多撲克玩家都覺得,在這類撲克游戲中,最關鍵的是要猜透別人心里在想什么。香港的商業片里面,常常就有兩個高手在最后時刻猜對方是不是“偷雞——小牌裝出大盤架勢”的經典場面。這些偷雞的人一旦騙過對手,則享受以弱牌戰勝強牌的樂趣,當然,如果偷雞者被看透也必然遭受損失。
人們往往能夠在“與人斗”的過程中感覺到強烈的滿足感,成功者感覺到智力上的優越,失敗者也是滿懷不平,企圖在以后反敗為勝。這種激烈的斗爭使得玩家搞不清他玩這個游戲的目的:究竟為了要猜透對方的心,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游戲籌碼?
筆者也一度覺得,揣摩對方玩家的心理最為重要。但最近,這種觀點開始離我漸漸遠去。更多的體會是,在撲克游戲中,節奏往往是很快的,一兩秒鐘就要做出一個決策,而決策的依據多半僅僅是根據對方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這就很容易出錯。
對方吞咽口水的動作很可能是因為他偷雞而緊張,但在有些時候,也可能是因為他真的有點口渴了。即使對方的外在行為指向簡單而直接,別忘了,我們自己的大腦還經常出錯。人們的語言和身體語言往往只能成為心理學家觀察研究對象的輔助證據,要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需要更多證據的互相印證。
說這么多,只是想說明一點,那就是,要猜透對方的心是困難的,特別是短時間內。心理學家往往是被人討厭的,因為他們過于復雜,正確率也不夠高。很多投資圈的資深人士持有與大多數人相反的看法,他們覺得,最關鍵的不是猜別人想什么,而是明確自己該怎么做。
關于德州撲克,就有人只玩大于某種牌型的牌,其他時候統統放棄。這是不是與投資很像呢?
市場也是如此,你可能覺得根據某些形態能猜出之后的走勢,但這種事情往往會出錯。如果陷入對市場走勢無休止的預測和猜測,你的投資生涯會永無寧日,你會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如果換個角度,可能會好很多,你不去管市場可能怎么“想”,你僅僅是按照自己的規則來做事,遇到符合規則的時機,你就出手,其余時候全部放棄。
市場不僅僅是一個金錢的運作機器,它更像是一位哲人。這樣的哲學在生活中也給我們無限啟發,像理解市場一樣理解生活,我們會不那么關注別人的看法,亦不去勾心斗角。
活出自己,讓我們更真實和輕松。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