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保費重回高增長軌道 新會計準則實施不改險企基本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三大上市保險公司1月份保費均創歷史新高,實現“開門紅”,新會計準則實施并不影響這三家公司的基本面,其保險保費增速重新回歸高增長軌道。
據中國證券報3月5日報道,三大上市保險公司日前公布的1月保費均創歷史新高,實現“開門紅”。此外,中國太保首次公布了新會計準則下的保費收入,與舊準則的統計數據相比減少了13.6%。業內人士預計,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保費收入在新會計準則下分別會縮水30%和10%,但并不影響這三家公司的基本面。新準則實施后將會扭轉保險新單虧損的局面,新準則下壽險保費收入增長將顯著提升公司利潤。
壽險保費重回高增長階段
三大上市保險公司日前公布的保費數據顯示,保險保費增速重新回歸高增長軌道。
中國平安延續2009年以來的高增長勢頭,截至1月份實現保費收入169億元。海通證券分析師潘洪文認為,平安2010年產品策略仍以分紅和萬能險為主導,并繼續保持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的競爭優勢和靈活性。為了實現“開門紅”,在2009年12月底將萬能險結算利率由4.375%上調到4.5%,高于國壽4%和太保3.85%,刺激了2010年年初的保單銷售,預計平安前2月個險新單增速超過70%。
中國人壽公告顯示,截至1月末,原保險保費收入約418億元,同比上升14.2%,比2009年12月份保費收入206億元增長了1倍。
中國太保首次公布了在新、舊會計準則下的保費收入。太保按舊準則來計算,1月太保壽險、產險保費收入分別實現103億元和6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到47.1%和57.1%。按新準則來計算,由于根據有關保險混合合同分拆及重大保險風險測試的要求進行了調整處理,太保壽險的保費收入則“縮水”為89億元,產險數據不變。
國泰君安報告指出,太保壽險保費增長在2010年面臨較好的內外部環境,公司內部結構調整已初步完成一個周期,基數效應明顯。同時,鑒于上海稅延型養老保險在2010年推出可能性較大的判斷,預計太保壽險全年保費增長24%左右。
新統計口徑不改險企基本面
中國太保公布的新舊會計準則下的保費數據相比,新口徑下保費減少了13.6%。這主要是因為新會計準則下保費收入并不能全部計入保費,要進行保險合同分拆以及重大風險測試,只有滿足重大風險的才能計入保費。傳統險和短險均能計入保費;分紅險絕大多數能計入保費;萬能險需進行風險測試,只有滿足重大風險的才計入保費,否則進行保費分拆,影響較大;投連險需進行保費分拆,只有很少部分計入保費,其他計入投資型收入。
分析人士指出,考慮到中國平安萬能險占比較大,占業務總量的4成左右,預計新口徑對中國平安保費影響較大,預計減少30%-40%;而中國人壽保費主要是分紅和傳統,萬能險占比非常低,因此保費口徑調整對中國人壽保費影響最小,預計減少10%以內。
保費口徑的調整無疑會對市場份額造成很大影響,具體體現是中國平安份額會有所下降、國壽和太保市場份額會上升,但最終結果要待2009年年報披露才能見分曉。
但分析人士指出,上述改變不會影響公司基本面,因為新單業務價值才是決定保險業績的重要因素。
海通證券預計,中國平安強勁保費增長主要得益于代理人銷售能力具備非常明顯競爭優勢,保費增長質量非常高,預計2010年新業務價值增速至25%。中國人壽2010年可能仍將繼續調整業務結構,預計一年新業務價值增長15%。中國太保1月總保費增速非常強勁,但增長質量明顯低于中國平安,主要靠利潤率相對較低的銀保保費推動,預計一年新業務價值增長達15%。
廣發證券指出,新準則實施后將扭轉保險新單虧損的局面,使保險公司的利潤與分拆后的壽險保費收入成正比,壽險收入若延續年初增長趨勢,將顯著提升公司業績。
(王彥彥?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