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CEO楊元慶:聯想國際化的十年
鉅亨網新聞中心
身高一米八一的聯想CEO楊元慶,被暱稱為“聯想少帥”。白凈斯文的溫和外表,形成一道佳的保護色,遮掩了他大膽、果決的性格。
在楊元慶手中,一直珍藏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十年前的美國原石灘,十多個三十幾歲的年輕人,心中埋下了一顆“十年成就國際品牌”的種子。
“這十年,是聯想國際化的十年。 ”楊元慶說。
“蛇吞象”
入職聯想集團,默默無聞三年后,楊元慶終於有了機會。 1992年4月20日,柳傳志宣佈任命楊元慶為CAD部總經理。
“代理”這個差事,讓他一鳴驚人。當年,楊元慶帶領小隊人馬來到中關村十字路口,朝東南西北說聲“一、二、三”,然后分頭奔向各自的目標,看見賣電腦的商店,就遞上聯想的名片,解釋什麼叫“代理”。
正是這樣,30歲的楊元慶在殘酷的市場檢驗中脫穎而出,他的部門年營業額從3000萬元飆升到3億元。
回想當初,“聯想十年內進入世界知名品牌行列”的宏願,一度不被業界認可。為此,2000年8月和9月間,楊元慶專程跑到IT聖地美國硅谷取經,訪遍硅谷20家全球著名的IT公司。
歸國后,楊元慶為聯想選擇了 “多元化嘗試”這條路。幾年間,聯想同時進入消費IT、信息服務、手持設備、企業IT等領域。然而,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聯想在此后的三年間頻頻受創。
正如柳傳志所說,當時的聯想在多元化的暗河中“繞不出去”了,眼前只剩下一個“入海口”。
善於學習的楊元慶在2003年及時調轉船頭,專注PC業務,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年底,就在楊元慶苦苦尋覓國際基因時,IBM拋來橄欖枝。經過長達一年的談判,聯想終於在2004年12月8日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IBM的PC業務,“蛇吞象”的奇跡震驚全球。
IT界流傳一種說法:“沒有楊元慶,聯想不敢併購IBM的PC業務。 ”
跨出國門的聯想,在2008年也難逃金融危機的厄運。2009年2月5日,為了擺脫虧損,退隱江湖近五年的柳傳志重新出山,“楊柳配”再戰江湖。楊元慶憑藉“雙拳戰略”,終於在11月初的二季報上,終結連續三個季度虧損的噩夢,楊元慶上任CEO時說的“一年內扭虧為盈”的承諾提前實現。[NT:PAGE=$]
“楊元慶過去是一個目的性強的人,從墻這邊到墻那邊,要過去,他堅決要過去,就會把墻打個洞。過去是過去了,但代價很大,房子會受損。 ”柳傳志這樣形容一手提拔的愛將,“現在他也一定要過去,但會努力找門。 ”
2011年11月2日,“IT教父”柳傳志終於放心地把“女兒”嫁給楊元慶。然而,等待他駕駛的,是比柳傳志時代更複雜的國際大船。
“PC+時代”
對於傳統PC廠商,現在無疑是一個“最壞的時代”。PC日益成為薄利業,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昔日PC巨頭惠普、戴爾等早已無心戀戰。
“PC+時代”成為楊元慶當下的“理想”。
今年5月,聯想趕在蘋果之前推出智能電視。楊元慶宣稱,這是聯想往PC+時代的轉型,也是聯想四屏戰略的最后一屏。楊元慶認為,“電視機就是大屏幕的PC。 ”
談到未來聯想集團的優勢和新基因,楊元慶說,“我們不僅要在傳統個人電腦領域成為領導者,還將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領域更有作為,成為全球個人終端領域的領導級廠商。 ”
就在10月11日,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稱,聯想已成為全球最大PC廠商;而IDC則稱,聯想集團全球佔有率15.7%,與惠普相差0.2%,處在全球第二。事實上,IDC統計了伺服器的市場佔有率,若單計PC,聯想已經登頂。
移動互聯的浪潮已經來臨。即便成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聯想也不得不謀求轉型。“誰都面臨巨變,手錶、汽車將來都會成為移動終端。 ”楊元慶說,尤其是在“PC+時代”,“如果糊涂,誰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柯達。 ”
如今,楊元慶儼然一位“空中飛人”,以一個國際化企業的CEO身段,周旋在各國員工、客戶間,連最愛的乒乓、網球都無暇顧及,只能偶爾看看體育頻道。
但是,在他口中很土的、打仗起家的中國聯想,正向世界證明,聯想不只是中國品牌,而是來自中國的全球品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