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三大迷思 解釋經濟危機何以歷日曠久

鉅亨網陳怡君 綜合報導 2012-08-06 17:55


2007 年是平凡無奇的一年。前英國首相 Tony Blair 於該年六月底遞出辭呈,繼任者 Gordon Brown 陶醉在新官上任的蜜月期當中。這年,也沒有世界杯足球賽或奧林匹克運動會。

8 月 9 日,開始出現英國央行活躍於市場的媒體報導,《衛報》指出,央行的動作包括挹注數十億英鎊資金進入金融市場,以舒緩信貸緊縮的緊張情緒。這波恐慌來自法國巴黎銀行以流動性完全蒸發為由而暫停麾下三個基金贖回業務,當時銀行發言人表示,這項措施僅為臨時性的技術問題。


技術性?臨時性?6 週內,很明顯的,2007 年 8 月的崩垮並非只是短期出槌。5 年來,全球經濟尚未從銀行家的傲慢造成的重度創傷恢復元氣。

那時誰想得到 2007 年 8 月 9 日會成為金融史上一座里程碑?當時《衛報》僅將這則新聞放在第 29 版次,因為沒有理由相信這次事情大條了。

銀行家究竟捅出什麼簍子,外界霧裡看花,因為這些「宇宙的主宰者」有他們自己深奧的詞彙,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s),以及場外衍生商品(over-the-counter derivatives)等等令人眼花撩亂的金融專有名詞,宛若 12 世紀僧侶以中世紀拉丁文書寫聖經,推廣對象卻是僅通英文的農民。

剝去術語的外衣,現在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銀行下出大大的賭注,但只以少少的資金作為可能失敗的後援,個人借貸水平僅在股票投資組合與房產年年上漲的狀況下才得以持續。政府以為,稅收像是永不乾涸的河流,因而增加公共開支。

2007 年 8 月,空氣中瀰漫一股逃離巨大泡沫的氛圍。金融部門首先感受到衝擊,因為幾乎所有銀行都與美國房市有所牽連,每個金融機構虧損多大不得而知。倘若銀行彼此互不出借,如同 2007 年,金融體系將成一灘死水。

接著危機爆發的第二階段持續了超過一年。在此期間,事件發展紛呈:金融危機深化、房市與股市驟跌、能源成本急遽下降導致通膨壓力激增。2008 年 9 月雷曼兄弟宣告破產,全球經濟離毀滅不遠,接下來半年則歷經一場自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政府採取協調行動遏止股市下挫至 1930 年代的程度,不過在這過程中,反而傷害的國家財政。紓困銀行代價高昂,尤其是在產量減少致稅收萎縮的當下。銀行驚覺自己債台高築,消費者發現自己債台高築,2009 年中旬,多數政府也了悟自己債台高築。中央銀行設法以降低利率、實施非常規舉措例如購買債券以換取現金來刺激資金供應,提供廉價且大量的信貸協助度過難關,這些政策無非就是冀望刺激私營部門復甦、也使政府獲得修復財政的空間。(接下頁)

[NT:PAGE=$]

嘗試以更多信貸解決由信貸衍生的問題,當然,可預期的,終將失敗。這就好比駕駛絕望的不斷將空氣灌進有微小破洞的輪胎之中:剛開始有點作用,然而輪胎終究再次垂頭喪氣。

部分國家的表現比下有餘,澳洲是少數幾個倖免於衰退的國家之一,因其擁有良好的銀行監管,且為供應中國原物料的大國。

英國則是受災最為慘重的國家。鬆散的監管培植了隨便的文化,從上漲的房價帶來的抵押貸款帶動消費者支出;通膨壓力相對強烈。經濟活動水平約在 15% 以下,從 2008 年上旬出口達到高峰以來,每年成長皆超過 2%。

至於全球經濟,2012 年夏普遍低迷的跡象已現。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連鎖效應感染北美與亞洲;歐元區朝著雙底衰退的路徑走去;美國成長緩慢,中國經濟則受到政策衝擊。

1929 年 10 月華爾街股災後 5 年,與最近 5 年難以相提並論,更好的歷史明訓仍是 19 世紀的大蕭條,當時經濟成長走緩以及通縮壓力從 1873 年延續到 1896 年。

危機漫患,且時間拉得很長的原因歸結於 3 個迷思。盎格魯撒克遜迷思為,巨大的金融是善的力量,而非尋租理論與墮落。德國迷思是撙節和出口能夠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正確的手段應為強力監管銀行;加強國際合作,債權國從而能夠增加需以助債務國;赤字削減速度以成長步伐為基準,而非專橫的目標管理。

然而,政策施行的機會渺茫。因為尚存第三種迷思─2007 年全球經濟其實並沒什麼差池,不過陳舊經濟模式孕育出高債務水平,帶來金融上的缺陷;經濟增長所得只由一小撮菁英分食,有其社會上的缺陷;而從追求更高水平的成長來看,則是環境上的缺陷。這種模式或許仍將繼續行進,除非等到人們認知,精靈再也不會回到瓶中。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