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國製造業迴流:三成企業思歸 政府不夠熱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8-07 10:17


早報記者 是冬冬

2011年6月,美國香薰蠟燭廠商Chesapeake Bay Candle(以下簡稱“CBC”)在馬裡蘭州格倫伯尼(Glen Burnie)開設了其第三家工廠,這也是該公司首家位於美國本土的製造基地。


CBC的行為被學者稱為“Reshoring”(回岸),即製造業迴流,意指跨國公司將製造業投資和生能力從海外向國內轉移的一種現象,它既包括把海外的工廠遷移回國,也包括在本土建設工廠,取代在海外建廠或採購的計劃。

隨海外勞工成本的上漲,以及超長供應鏈等多種因素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正在考慮將原先位於海外的生基地搬回美國本土。

最近兩個月,麻省理工學院供應鏈管理專家大衛·辛奇-利維(David Simchi-Levi)對108家總部位於美國的跨國公司調查顯示,有14%的企業明確打算將部分製造業遷回美國本土,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則表示正在考慮為回岸採取措施。

此前曾有分析稱,美國試圖通過製造業迴流,扭轉製造業就業和出比重持續降低、大量投資轉向海外而國內投資相對不足的問題,改變美國企業開發新品、但大部分零部件和組裝等製造環節不在國內的分工體系。

盡管如此,CBC聯合創始人徐梅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認為回岸會成為主流趨勢,往外走是必然趨勢。徐梅同時提醒美國政府,如果想要吸引企業回歸應該推出優惠政策,而非“無動於衷”。

“輾轉”18年回到美國

徐梅的香薰蠟燭企業是一個典型的美國企業“回岸”案例,從當初以節省成本為出發點將工廠設在亞洲地區,之後因亞洲成本上漲,加上為了貼近美國市場,峰迴路轉又回到了美國。

1994年,徐梅和丈夫一起在美國創立了CBC,並於次年在杭州開設第一家工廠,“從美國進口香料和蠟,然後國內製造再返銷美國市場。”上世紀90年代,正值美國香薰蠟燭行業“兩位數”成長期,順利趕上這波行情的CBC擴張速度頗快,打入了美國多家大型商場。

但好景不長,1999年前後,有關從中國進口的蠟燭品關稅要翻倍至108%的傳聞在美國國內傳開,“我知道關稅上漲是勢在必行,就開始選擇其他國家。”隨後徐梅輾轉墨西哥、菲律賓和泰國,直到越南。

徐梅說,當時越南希望吸引外資,加上當地華人家庭素質較高,中國工廠的技術人員前往越南不存在交流障礙。最終,不到5個月的時間,徐梅就在越南海防市建立起了第二家蠟燭工廠,規模在600人左右,並在2000年開始運行。

這是徐梅自開創CBC以來首次海外拓展,但她沒想到的是,11年後,她卻回到了美國本土。

CBC將工廠搬遷至越南,不僅能夠避免高關稅,而且越南的低勞動力成本也是一大優勢,但由於越南國內缺乏相關業鏈,徐梅仍需要將品所需的各類材料運輸到越南再生。

據徐梅介紹,當時越南的人力成本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去年越南的最低工資也漲了40%。”

2005年,徐梅逐漸發現,中國的勞動力資源越來越難找,勞工關係也開始變複雜,“同樣的問題在越南也開始出現,我們當初的應對政策是增加自動化流水。”但自動化機器並不能完全取代以手工打造為主的香薰蠟燭行業,尤其在中國出台新的《勞動法》之後,人力成本衝擊更大,“因為客戶都是一年前就下單,我們沒辦法在一年之內給客戶做多次價格調整。”

當時,品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美國國內用戶更偏向於安全性較高的灌裝蠟燭,“很多美國蠟燭企業都在美國國內生,我這麼折騰還不能拿到一個好的零售價。”將製造基地搬回美國的想法,在徐梅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最終,徐梅選在了公司總部所在地——馬裡蘭州,並在2011年6月,工廠開始運營,員工規模70人。不過,徐梅坦言,美國工廠不會成為其擴張重點。

“回岸”後的優勢

搬回美國到底省了多少成本?

徐梅說,在亞洲生的時候,由於生地點的關係,導致其零售價無法和美國相比,供應鏈也比較長,“不能把市場的需求反映在供貨上,還要花不少資金去存放3-4個月的庫存香料。”

徐梅稱,現在同樣在中國和美國做一個蠟燭,運輸成本可以節省很多,香料的庫存量也可以降到最低,“最大的節省就是能保持連貫性,無需考慮天氣變化等額外因素帶來的品更改,美國工廠全是通過電腦管理原材料,但在亞洲就是靠人。”徐梅介紹,香薰品有很強的季節性,例如聖誕節銷售期就只有幾個星期,如果一款品賣得好,第二周就能加量投放市場,以前從亞洲出來要6周才能到客戶手中,現在只需要2周。

不可迴避的是,從勞動力成本低廉的亞洲搬回美國,人力成本上漲是必然的趨勢。

CBC美國工廠工人待遇是每小時15美元,而位於杭州的工廠工人待遇是每月2500元,相差了差不多6倍。事實上,CBC亞洲工廠的工資每年也在不斷上漲,CBC市場經理瑪瑞科(Mareike Finck)告訴早報記者,從2009年以來,中國和越南的工資每年漲幅在40%左右,同期運輸費用的漲幅在5%-6%上下。瑪瑞科認為,未來亞洲地區的勞動力和運輸成本還將不斷上漲,以越南為例,勞動力成本將以每年10%的幅度上漲,運輸費用年漲幅在5%左右。

高人力成本的背後是,貼近市場,減少運輸環節成本等供應鏈中的支出,這反而有助提升毛利率。

美國戶外品生商Outdoor GreatRoom公關經理傑西卡·霍爾(Jessica Hall)告訴早報記者,在將部分生基地搬回美國後,去年品的毛利率提高了35%。霍爾表示,在美國生首先能減少運輸過程中的延誤,避免客戶不高興,並舉例稱兩年前就因為一次海嘯導致交貨晚了兩個月。“本地生能夠帶來更快速的反應時間,無論是品交付還是質量問題,以及更高效率的生。”

Outdoor GreatRoom在2010年將部分商品的製造基地搬回美國,但依然保留了中國的生基地,此前其已經在中國待了7年。

值得注意的是,霍爾還提及了一點,回岸能夠為美國當地創造就業崗位。

而該原因也出現在了辛奇-利維的調查中,大約有21%的美國企業把“要求增加美國就業的壓力”作為他們回岸的一個因素。但辛奇-利維稱,調查沒有具體考察這種壓力來自何處。

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就業一直是美國的熱門政治議題,《華爾街日報》稱,部分企業似乎同時感受到了政壇和市場兩方面要求它們證明自己在美國國內生品的強烈情緒。

誰是下一個中國?

越來越多的觀點顯示,中國引以為傲的勞動力優勢將逐漸喪失,“成本低廉”不再是中國品的代名詞。徐梅說,現在經常有的一個討論是,誰是下一個中國。

目前,CBC位於杭州的工廠主要負責研發,生任務交給了越南和美國工廠。

去年8月,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發布的題為《重回美國製造》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工資和福利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將削減中國的勞動力優勢,預計由2011年中國相對美國55%的成本優勢,將下滑至2015年的39%。

報告還稱,由於運輸、稅務、供應鏈風險和工業地等因素,中國製造業的成本相比美國的優勢將逐漸弱化,盡管隨中國生效率的提高,但也依然不能保證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BCG認為,跨國公司未來將把中國製造的品分銷給中國和亞洲其他市場,並重新在美國設立生基地以服務北美市場。

哪些原因會驅動製造業的增長?包括辛奇-利維在內的多位麻省理工教授和埃森哲去年發布的名為《反思美國製造業未來》的報告指出,商業環境的變化、稅收、地域政策以及供應鏈風險都將會影響製造業。

回歸倡議協會(Reshoring Initiative)主席哈利·莫澤(Harry Moser)預計,過去幾年,至少有2.5萬份製造業相關就業被帶回了美國。

英國《金融時報》稱,自2010年初至今,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增長了2.9%,德國和加拿大分別增長了2.4%和1.9%。2002-2010年間,以美元計的美國製造業單位勞動力成本下跌11%,而以美元計的日本和德國製造業單位勞動成本分別上漲3%和41%。

美國政府要做的還很多

或許是之前在越南有過設廠的經歷,當2010年徐梅手准備在美國馬裡蘭州建廠時,卻發現原來將製造業搬回美國並沒有那麼順利,其開工日期比預定的晚了半年,“付出了數百萬美元的‘學費’。”

徐梅一開始並不打算將工廠設在馬裡蘭州,因為該州並非是“Business Friendly”(商業友好),但後來考慮到當地高失業率(每5個藍領工人中就有一個失業),還是在馬裡蘭州租了一個面積約為15000平方米的倉庫,打算將其改成廠房。

按照徐梅原先的打算,從2010年4月簽倉庫租約,到當年12月就能開業投入使用。由於建設工廠需要符合當地各種標準,而且必須由專業公司進行改造,於是徐梅就聘請三家公司,並詢問當地監管機構,設廠需要符合哪些具體要求。

但當地官員的回答卻讓徐梅吃驚,官員稱,馬裡蘭州已經很久沒有人開過工廠,也不知道最新的設廠標準,該官員給了徐梅學校、醫院、餐館和倉庫的要求,要求其自己研究。

6個月後,徐梅將改造計劃提交給當地官員,卻再次被告知不符合要求,要改3頁內容,“有些內容很八股,而且我們簽的租約已經開始,但按照當地官員的要求要比原來的開工時期晚6個月。”徐梅認為,不應該存在這麼多改變。

關鍵的一點是,作為一個想要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的企業,在設廠階段就遇到了上述問題,相比當初在越南花了不到5個月時間就投使用,讓徐梅大為不滿。

“對我一個在這裏生活了20年的人都這麼難,可以想象一個外國人過來有多難。這不是叫商業創造,而是叫商業保護。”徐梅表示,遷回美國她沒有獲得任何政策優惠。

不過,CBC的美國工廠至今尚未盈利,徐梅表示,預計到今年底達到收支持平,明年會增加3-4條流水,年達到1000萬至1300萬支灌裝蠟燭。

與徐梅同期回岸的企業還有ATM供應商NCR,戶外裝備商科勒曼和福特公司等,BCG認為,回岸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相信未來數年內會加快步伐。

但在徐梅看來,迴流只是小部分,將製造基地搬回美國需要的是生態環境,“像我這樣的蠟燭企業,燈芯、料、香料和添加劑等廠商,美國本土都有,不需要重新創造。正如美國汽車行業一樣,都在美國。”

徐梅說,不缺業鏈的話,企業就可以活下來。

已經有學者注意到了和徐梅一樣的遭遇,《反思美國製造業未來》指出,對美國政客而言,眼下最需要的是換一種思路,要有危機感,勇於接受新想法。

已經有美國政客開始為回岸創造有利條件。今年4月,美國參議員施塔貝諾(Debbie Stabenow)提出《就業回國法案》,將通過稅收減免,幫助企業彌補因遷移生業務回國而生的成本,還禁止為企業因遷移營業機構出國而生的成本減稅。

雖然政府有意吸引企業回來,但有聲音警告,由於自動化導致生率提高,美國很難將過去失去的工作崗位找回來,製造業並非美國比較優勢所在。數據顯示,1997年以來,美國製造業減少了600萬個工作崗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