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回應“污染地上建經適房”事件 稱不影響居住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政府2日稱,根據專家論證,黃埔人家•長江明珠經濟適用房小區可保證居住區的環境安全,不影響居住。
據中新社12月2日報道,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政府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武漢黃埔人家•長江明珠經濟適用房小區”(下稱長江明珠小區)土壤銻超標問題進行說明。根據專家論證,“該工程全面完成后可保證居住區的環境安全。”
11月30日,有媒體報道“武漢長江明珠小區項目選址重度污染土地、土壤‘修復’后仍存風險” 引起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2日,江岸區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特邀項目建設單位、有關專家學者、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土壤污染問題進行說明,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了解,長江明珠項目位于武漢市江岸區諶家磯西流灣45號,原武漢市長江化工廠舊址,規劃用地110余畝,新建房屋建筑面積20.7萬平方米,在取得相關部門批準和各項許可證后,于2008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
江岸區房地公司總經理徐利龍介紹,針對原址工業用地環境保護問題,2007年7月在項目開工建設前,即委托武漢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該項目場地污染進行評估分析,結論為:“僅局部地塊存在銻超標,建議采用粘土覆蓋的土壤修復方案,其余地塊指標均符合標準限值要求”。之后,房地公司又多次組織專家對方案進行論證。
鑒于該地塊土壤修復工程專業性較強,設計施工復雜,2010年4月,江岸區房地公司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中國地質大學設計修復方案、負責全程施工,采取土工膜覆蓋支持土層、植被營養層等方法對土壤進行修復,該工程于8月完工。
9月,武漢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受建設單位委托對該項目部分內容進行了竣工驗收調查,認為“土壤修復工程完工后至目前,土壤中的銻尚未對地下水環境造成重大影響。”;“項目采用了膜、粘土覆蓋的物理修復方法進行土壤修復工程,土方量滿足項目土壤修復需要”。
據悉,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經專家反復論證的修復方案,下一步武漢市環保局還將依法對該項目進行全面驗收,確保居住的環境安全,以便居民放心入住。
(段明霞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