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家不懂市場經濟 低息環境催生無數龐氏騙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28 08:30
低息環境催生無數龐氏騙局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撰文指出,在東方,政府傾向於向勞工收稅,以支援生產活動。因而,投機活動主要在新產能形成時出現。在西方,央行視金融穩定為經濟增長的關鍵,投機活動大多意在推高現有資產的價格。當炒風日熾,政府制定政策時,就會考慮炒家的反應,由此令全球失衡情況惡化。在快要沉沒的泰坦尼克號甲板上重排座椅,是沒多少用處的。泡沫可能會緩慢爆破。大部份決策者會視之為政策的成功。但之后如何呢?難道我們要催生另一個泡沫?拖延問題只會令日后付出的代價更高。終有一天,情況將會失控,全球將陷入混亂,引發革命和武裝衝突。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低息環境在全球各地催生出無數龐氏騙局。但對部份騙徒來說,遊戲時間似乎行將結束。油價、瑞郎、科網股和中國a股市場帶來的沖擊,是未來形勢的先兆。對炒家來說,2015年將是鋌而走險的一年。
美元走強、中國房價下跌,是全球泡沫老化的征象,反映全球貨幣緊縮,資金流動減慢,顯示買賣活動均減少。即使有政策支援,泡沫也不會永久存在。
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聯儲開始推行量化寬鬆政策,觸發美元急跌,而新興經濟體也面對通脹壓力,引致信貸帶來投資熱潮(此情況在中國率先出現)。如此一來,商品價格急升,導致新興經濟體全面出現投資潮。投資潮令美元下跌變得合理。美元走弱、資金流動加速,加上新興市場經濟快速增長,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體系。
投資潮也是龐氏騙局的一種;工廠協助他人興建更多工廠,以此賺錢。這個過程隨著炒家大幅增加而持續。但到了某個時候,加入遊戲的新炒家漸漸不夠,產能過程成為普遍現象,通縮隨之出現。
2008年以來,中國的過量投資達到逾6萬億美元。開支過度導致商品價格高企,也在新興經濟體觸發投資潮。當中國在消化產能過剩的過程中陷入通縮,商品市場開始邁向冰河時期。新興市場進入通縮時期,美元走強是這種情況所致的結果,而非原因。這個反饋環也將通縮帶進發達經濟體。
新興市場繁榮,令跨國公司利潤大增,發達經濟體的股市也告上揚。這導致主要金融中心的地產市場熾熱。
無論全球哪個地區出現升勢,都很可能是新興市場蓬勃所帶來的附帶影響。
美國經濟正加速增長。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美聯儲的政策終於奏效。但現實並非如此美好。新興市場出現通縮,令商品(尤其石油)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更加廉宜,而美國消費者向來慣於花盡每一分每一毫。
經濟增長的動力與2008年前相似。但美國的供應正在回落。 2008年以來,諸如頁岩油氣等能源業在推動美國復甦方面起了主導作用,但如今肯定會萎縮。當增長的動力來自消費增加和生產力走弱,情況就不可持續。
全球經濟一再經歷泡沫出現和爆破,令人擔憂;這是主要經濟體的不良政策所致。二十年來,市場都未獲整頓。每一次經濟回落,各國總是推出刺激政策以維持現狀。
全球經濟失衡的情況已極為嚴重,但要進行再平衡,其后果將十分駭人,以致各國決策者都寧可自欺欺人,繼續討論鞏固現狀的權宜之計。
這一代的決策者、金融家和商界人士不懂得何謂正常的市場經濟。他們的心態以泡沫為依歸。看看這個世代的互聯網企業家:他們都相信自己的炒作。
當必須要行動時,他們會自制泡沫,公布多輪私人融資,將估值推高。泡沫一旦破裂,虛擬的億萬財富就會蒸發。
泡沫極其量也只是零和遊戲。不幸的是,在現實當中,泡沫往往會浪費大量資源。西方勞動參與率大跌、東方產能過剩日益嚴重,都反映全球出現嚴重的浪費。
全球失衡的根源,在於政府政策減輕了炒作的負面影響,變相支撐炒風。愈來愈多資源被吸納,用於投機活動。
在東方,政府傾向於向勞工收稅,以支援生產活動。因而,投機活動主要在新產能形成時出現。在西方,央行視金融穩定為經濟增長的關鍵,投機活動大多意在推高現有資產的價格。當炒風日熾,政府制定政策時,就會考慮炒家的反應,由此令全球失衡情況惡化。
在快要沉沒的泰坦尼克號甲板上重排座椅,是沒多少用處的。泡沫可能會緩慢爆破。大部份決策者會視之為政策的成功。但之后如何呢?難道我們要催生另一個泡沫?
拖延問題只會令日后付出的代價更高。終有一天,情況將會失控,全球將陷入混亂,引發革命和武裝衝突。
以往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我們會讓歷史悲劇重演嗎?
謝國忠為獨立經濟學家。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