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數量09年翻番
鉅亨網新聞中心
統計顯示,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僅在美國、中國香港兩地資本市場,09年中國企業的上市數量就已高達60家,比2008年足足翻了一倍。
中新社援引羊城晚報1月4日報道稱,在國內上市潮一浪高過一浪的同時,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的熱情也與日俱增。據不完全統計發現,僅在美國、中國香港兩地資本市場,09年中國企業的上市數量就已高達60家,比2008年足足翻了一倍。
中企海外上市反彈明顯
“2009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進行IPO的中國企業達5家,融資額約4.59億美元,跟遭受金融危機的2008年相比,有一個明顯的復蘇,”紐約及泛歐交易所駐北京首席代表楊戈說。
除紐交所外,中國企業上市在其他幾大海外交易所同樣增長明顯。截至發稿時,納斯達克、香港主板和香港創業板09年的IPO“成績單”分別是8家、40家和7家,而08年分別只有3家、23家和1家。
清科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增,2009年前11個月,共有62家中國企業在海外九個市場上市,合計融資203.17億美元。與2008年同期相比,上市數量增加25家,融資額則增加了1.94倍。而2007年,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數量和融資規模分別是98家和342.08億美元。從近三年的情況看,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活躍程度呈現出“V”型反彈特點。
三因素推動企業“出海”
各海外上市企業招股說明書顯示,有不少企業也符合國內A股的上市條件,可為何它們選擇“揚帆出海”呢?
中國海外上市網CEO梁展崇認為,一方面跟企業自身業務發展有關,比如企業的市場在海外、投資者在海外或者企業需要采取國際化的發展戰略時,都可能會選擇到海外上市;另一方面,在海外交易所上市完全是由市場機制決定,企業對上市時間和上市成本都可以有一個確定的預期。
09年12月10日登錄美國納斯達克的生物制藥公司諾康生物,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近三年都實現超50%的增長。公司投資關系部楊女士表示,“選在納斯達克上市主要是因為美國有一批熟悉生物制藥領域的成熟投資者,跟這樣的投資者交流,有利于我們獲得行業最前沿的信息。”至于未選擇在A股上市的原因,“首先上市審批過程不穩定將導致上市時間不確定,其次,上市后A股市場股票估值波動大也會給投資者帶來較大的風險”。
除了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及A股上市的不確定性,中央民族大學證券研究所主任張宏良認為,近年來海外交易所頻頻拋出的“橄欖枝”也是中國企業“出海”的一大誘因。為吸引優質的上市資源,世界各大交易所都不同程度地對上市門檻和規則進行調整,使上市變得容易,像7天連鎖酒店這樣上市前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在規則修改后符合條件得以上市。
金融危機后優質上市資源吃香
中國受到如此重視,原因其實并不復雜。
“中國是全球經濟最穩定、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PO資源地,各大交易所看好中國很正常”,梁展崇說。而張宏良認為,由于薩班斯法案的推出,美國市場過于嚴格的監管讓一部分公司在保有合法商業秘密和信息披露之間左右為難而不愿上市,金融危機更對美國的交易所帶來直接沖擊,因而它們需要從海外挖掘一批優質的企業和資產來補充本地資源的不足。現實情況的確如此,楊戈形象地比喻說:“我們就像是一家劇院,好的劇院當然都想把最優秀的演員吸引到自己的舞臺上來演出。”楊戈表示,紐約及泛歐交易所預計2010年將在上海證交所國際板上市,這將更好地促進交易所與中國企業的交流。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