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查稅無間道
鉅亨網
24 年來,會計師 Vincent A. Spondello 長期為加州新港灘市的貴金屬交易商 Monex 工作。對公司而言,他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員工,Spondello 專人負責報稅事務,並負責監督銷毀公司的舊文件。但最後事實證明,他並沒有完全銷毀這些檔案,甚至還把當中某些資料帶了回家。
最後,Spondello 將他歷年來共蒐集原先應被銷毀的 25 大箱文件交給美國國稅局,這可以證明 Monex 業主假造資產轉移,以避免原先要繳納將近 3.78 億美元的賦稅。
值得注意的是,Spondello 對蒐集的這些文件不僅有做記錄與記名,更詳細註明該內容是在美國境內或境外。在事件爆發後,Spondello 雇用了律師,並向政府要求提供總額 5700 萬美元,甚至更多的告發獎金。
不過 Monex 否認有積欠任何稅款,解僱了 Spondello,大動作控告美國國稅局及律師違法,更要求禁止在法庭上使用 Spondello 所提供的文件,將所有資料返還給公司。
一直以來,美國國稅局僅支付非常少的獎勵給檢舉人,而這當中大多是小案件。根據《富士比》報導,在 2004 年到 2005 年,國稅局總共接獲 428 件檢舉,當中涉及的逃稅金額達 1.68 億美元,但當中僅撥付 1200萬美元,相當於 7% 的金額給檢舉人。
■提高檢舉獎金
到了 2006 年,國稅局為了吸引更多業內人士出面,檢舉大規模的詐欺案與大型企業的逃漏稅行為,美國國會將國稅局支付的檢舉獎金比例,提高到占欠稅金額最少15%、最多 30% 的優渥條件。
到目前為止,這項計畫進行的非常好,也讓國稅局查獲數千件相關案件。在 2009 財政年度,截至 10 月 30日,美國國稅局已接獲 1900 件檢舉,明顯高於 2008年的 1246 件,這項法案在 2008 年正式實施。其中,更有數十件舉報所涉及的漏稅金額高達 1 億美元以上。
當然,在正式調查完成之前,這些未查證的案件都僅算是「指控」。但這些線民往往會提供廣泛的文件,以支持這項檢舉案能獲得成立。
有雖然許多案件仍在調查當中,而美國國稅局在這項法案實施後,也尚未能支付檢舉人懸賞獎金,但這對政府本身來說,已經是個很大的收穫。
■瑞銀也低頭
在 2007 年 6 月,前瑞士銀行私人資產部門主管 Bradley C. Birkenfeld 便對美國國稅局坦承,先前在瑞士銀行工作時,如何幫助那些有錢的美國人把錢移到國外藏匿,以逃避美國的稅負。
到目前為止,這樁檢舉案已經幫助美國政府得到瑞士銀行 7.8億美元的和解金,化解美國政府指控該行幫客戶逃漏稅的官司,更史無前例的讓瑞士銀行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提供 4450 個涉嫌逃稅的客戶名單。
美國政府的大動作,也讓許多納稅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今年稍早已經有 1.47 萬美國人站出來自首,自願補稅並繳交罰金,避免接受更嚴重的懲罰,也讓國庫一下子暴增數十億美元的稅收。美國國稅局長 DouglasShulman 更直指:「這已經改變了原有的國際逃稅規則。」
美國國稅局舉報辦公室主任 Stephen Whitlock 指出,過去那些不願繳稅的有錢人,往往會要求會計師幫忙作假帳。不過在這項新法頒布之後,舉發人可以獲得相當高額的獎勵,也助長這波檢舉浪潮。
前瑞銀主管 Birkenfeld 坦承,過去在瑞銀任職期間,曾幫助加州房地產大亨 Igor M. Olenicoff 在海外藏匿 2 億美元的資產和涉嫌逃稅 720 萬美元。
不過最後 Birkenfeld 仍舊遭到法院起訴,檢察官 Kevin Downing 表示,雖然他願意指證瑞銀在這方面的過失,但他並未和盤托出自己幫助美國客戶在海外隱匿資產時,所扮演的確切角色。
■保障措施再加強
過去曾擔任稅務律師的美國參議員 Charles Grassley,過去在起草新的漏稅舉發人法案上著力很深,經過上述事件後,他認為接下來必須幫助 Birkenfeld 與其他舉發人向國稅局多爭取一些權益。
他指出,Birkenfeld 最後被判刑的結果,將影響那些原先準備站出來舉發海外逃漏稅線民的決心。「許多在瑞士其他銀行的內部人士,想要站出來檢舉這些事情,但他們看到了 Birkenfeld 的下場,反而會因此打退堂鼓。」
不過代表其他境外提供消息者的律師 Jack A. Blum 卻反駁這項說法:「我不認為他的遭遇會阻止任何人的行動。」
Blum 的客戶原先在列支敦士登金融機構 LGT 集團任職,這間銀行幫助許多歐洲富豪將財產隱匿在有避稅天堂之稱的列支敦士登,最後有一名員工 (也就是 Blum 的客戶) 將這份名單夾帶出來,以 600 萬美元出售給德國政府,當中還包含一百多名美國富豪的財務機密。
「現在政府單位開始願意支付鉅額的獎金給檢舉人,也因此改變了這項遊戲的規則。」長期擔任國會與國稅局境外稅務顧問的 Blum 指出:「在加勒比海那些境外銀行工作的人而言,現在這個方法可以讓他們致富。」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外界預估,豐厚獎金的報酬效益,未來勢必能吸引更多人出面舉發,尤其有「避稅天堂」之稱的加勒比海,恐怕是最大宗來源。
舉例來說,DaCosta 原先為一名在美國出生的牙買加商人工作,不過這名商人去世後,後來他拿著原先所蒐集的財務文件,轉而美國國稅局檢舉牙買加商人遺孀涉嫌逃稅 3000 萬美元。
檢舉人律師認為,隨著越來越多告密者出現,或許可以減少美國大企業過去積極避稅的動作,也會對原本既有的法律規範帶來更多影響。
美國國會在 1986 年重新改了南北戰爭時期所制定的「不實申報法 (False Claims Act)」,該法案規定個人或團體能對向政府不實申報行為的法人或個人,代替政府提出告訴,待官司勝訴或和解後,提起人可獲得政府所接受賠償金額中一定比例做為獎金。
從「不實申報法」實施後的紀錄來看,政府所發出的獎金的確越來越多,也吸引越多人出面舉發不法行為。
例如近年最大一筆案件,是有人站出來檢舉瑞輝公司非法販售止痛藥 Bextra 一事,舉報人在訴訟判決出爐後,獲得高達 5150 億美元的獎金。
不過,高額的檢舉獎金,也帶來另一項隱憂─假檢舉案陸續出現。雖然美國政府當局對檢舉人身分必定給予保密,但調查結果出爐後,若發現檢舉資料作假,舉發人不僅身分終將曝光,甚至會面臨罰款或訴訟的處罰,以抑制假報的歪風。
但在一般情形下,美國國稅局會努力保護舉發人的身分,甚至安排當事人在不受到懷疑的情況下,到別家公司任職。
眼看加勒比海的離岸金融中心的檢舉風潮逐漸抬頭,這會對美國國內的避稅行為產生什麼影響,現在依舊無法斷定。
但遍步在全球各地的有錢人,你必須要了解,現在這個世界已經改變了。在身旁的人可能偷偷蒐集你所有的財務資料,以賺取高額的檢舉獎金。
請問你,準備好了嗎?如果沒有,你只能選擇兩條路,誠實報稅,或是,絕對不要相信任何人。
(李家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