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美國恐落入日本式經濟停滯 危險度升高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0-11-01 20:31
《紐約時報》周六 (30 日) 報導,現在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外界對於美國經濟的信心正逐漸縮減;美國恐怕比原本預期,更可能步上日本式經濟下滑道路。
美國經濟何時再見強勁復甦,仍是未知數;而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伯南克 (Bernanke) 預期將採取新一輪量化寬鬆,來增加資金供應量,並支持更多財政刺激措施來提振經濟。
不過,目前美國政治氣氛緊繃,反對黨共和黨預期在國會期中選舉搶下優勢,並主張推動財政緊縮。這使得政府加碼刺激措施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而單靠 Fed 的貨幣政策,不一定足以令美國經濟康復。
部分經濟學家因此預言,美國的失業率及經濟活力,恐需數年甚至 10 年時間,才能回復金融危機前水準。由於要求降低政府赤字的政治壓力日增,消費者信心驟降,而企業刪減成本及保留現金的意願,也於投資業務擴張。種種因素使得專家擔憂,美國正進入新的慘澹緊縮年代。
這和日本 20 年前遭遇的情況,非常類似。當時,原本被視為亞洲無敵經濟強權的日本,卻落入長期市場需求貧脊及通貨緊縮困境,至今仍未完全痊癒。如今,美國經濟發展趨勢如此類似,令人不安;經濟學家甚至欲從日本經驗學到教訓,阻止美國落入通縮陷阱。
首先,今日美國經濟疲軟導火線─2008 年爆發的金融危機,與當年一舉擊垮日本經濟的金融危機,有令人毛骨悚然的相似性。大量的信用擴張,刺激房市及股市雙雙泡沫膨脹,終於在 80 年代末期、90 年代初期破裂,導致銀行業及其他企業的投資,遭到房市崩盤拖累。
其次,最令人擔憂的是,美國恐怕落入日本式的通貨緊縮漩渦。亦即市場需求驟減,導致物價走跌,進而拉低薪資,最後又令市場需求更弱,現金儲蓄升高。
即便日本政府已投入數兆美元的刺激經濟支出,利率逾 10 年停留在接近 0 的水準,日本央行也採行類似 Fed 大規模收購公債行動,仍無助經濟脫離通縮漩渦。
東京瑞穗研究機構 (Mizuho Research Institute) 統計,日本一般業務及消費支出的現金轉手次數,目前已降至美國的 1/3;而日本央行統計,日本家庭因為擔憂銀行業體質,而存放在家裡的現金總額,已達 3700 億美元。
美國經濟也已出現這類矛盾困境的初步跡象,亦即發展停滯,但卻充斥現金。今年 6 月,美國民眾的儲蓄率已由 2005 年的 1% 以下,躍增至 6.4%,反映出消費者支出意願低落,持續打壓物價漲幅。
最後,正如日本慶應大學經濟學教授 Shumpei Takemori 提醒,美國應該避免落入 90 年代日本政策癱瘓窘境。例如 1997 年,日本提高消費稅政策的失敗,提供了對抗金融危機後遺症,所須注意的重大教訓─即務必避免政策搖擺不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