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歐洲難民危機涌進的不全是難民 究竟何為難民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國際難民署的數據,2015年的前9個月中,已有大約464,000人通過海路到達歐洲。其中敘利亞人所占比例最大,他們是為了逃避持續4年半之久而仍不見曙光的的內戰,約為36%;阿富汗人約為11%,主要為了逃避仍在進行的與塔利班分子的衝突;埃塞俄比亞的厄立特里亞人占7%,他們是為了逃避被強迫做苦役。而伊拉克、尼日利亞、巴基斯坦、索馬里和蘇丹境內日漸惡化的安全形勢和極度的貧困也使這些國家的人口開始涌向歐洲。

一些受經濟危機影響嚴重的歐盟國家,如希臘和意大利,因地處地中海盆地而成為了這些人口進入歐洲的主要入口。除了海路以外,這些人口也會通過陸路進入歐洲,因此,位於歐盟東部邊界上的國家,如匈牙利,就成為了他們的另一個一個入口。



2013年修改的歐盟法律《都柏林公約》規定,來歐洲尋求庇護的人必須停留在最初進入的歐洲國家等待申請結果,該歐洲國家只負責對申請進行審核;如果申請者進入其他歐盟國家的話,將面臨著被驅逐到最初進入的歐洲國家。這個規定使歐盟邊界上的國家承擔了過於沉重的負擔,所以這些國家已經停止實施《都柏林公約》了,他們允許申請者經過自己的國家到達目的國。目前,歐盟國家中,德國和瑞典接收並通過了絕大多數尋求庇護的申請。

那么,通過這種方法到達歐洲的人口就是難民嗎?

1951年《難民公約》與“難民”的定義

關於“難民”的定義可以在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聯合國公約》中找到,規定處於以下兩種狀況的個人都可以被定義為難民:1、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特殊社會團體的成員或者政治見解而有充分理由恐懼自己遭到迫害,因此置身於原有國籍的領土之外,並且不能或者因為這種恐懼而不愿接受該國保護的人;2、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特殊社會團體的成員或者政治見解而有充分理由恐懼自己遭到迫害,因此沒有國籍且置身於先前居住的國家領土之外,並且不能或者因為這種恐懼而不愿返回該國的人。

該公約的1967年議定書擴大了難民的定義,認為難民還應當包括那些逃離戰爭或本國其他暴力的人。1969年《關於非洲難民某些特定方面的公約》再次擴大了難民定義,規定難民還應當包括由於其居住國或國籍國部分或全部遭到外來侵略、占領、外國統治,或者出現了嚴重危害公共秩序的事件,而被迫離開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原國籍以外的國家尋求避難的人。

從定義不難看出,成為難民至少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1、在原因方面,必須是因為自己的種族、宗教、國籍、特殊社會團體成員、政治見解而擔心遭到迫害,或者因為本國發生了戰爭等暴力,或者因為居住地或國籍國遭到外來侵略、占領、外國統治或公共秩序遭到嚴重破壞。2、必須已經置身於國籍國領土之外,或者居住國領土之外,或者沒有國籍。3、不能或者不愿返回原來的國籍國或者居住國。

所以,敘利亞人因為戰爭而逃離家園,屬於難民。

相關術語的區分

如果在這次難民危機中涌向歐洲的不全是難民(refugee),那么還有什么人呢?他們與難民有什么區別?

移民(migrants):簡單來說,指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或更好的生活而自愿選擇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人,可以是一個國家內部的遷移,也可以是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有些類似於“流動人口”。

外來移民(immigrants):為定居而來到別的國家的人,即移入者。

移居國外者(emigrant):離開自己國家到別的國家生活的或者定居的人,即移出者。

所以,為了逃避貧窮而從尼日利亞到歐洲找工作的人就屬於移居者,而不能擁有難民地位和身份。這些人對歐洲而言屬於外來移民,而對尼日利亞國內的人而言就是移居外國者。以上三個概念中最常見的是移民(migrants)。

尋求庇護者(asylum seekers):指的是向目標國家提出庇護(即難民身份的)申請后,等待申請結果的人。為了有資格申請難民身份,申請者必須已經置身於目標國家的領土范圍之內,而不能在自己的原先的居住國或者國籍國commit申請。如果申請失敗且申請者沒有可等待的其他申請結果,那么申請人必須自愿或者被遣返回原來的居住地或者國籍國。然而,許多歐洲人認為“尋求庇護者”是那些自愿離開祖國,想到歐洲來享受免費收入和福利的人,因此,在他們眼中“尋求庇護者”與“乞丐”(scrounger)是同義詞。

無家可歸者(homeless persons):指沒有永久住房而在街道、避難所、出租的單間房、廢棄的建筑或交通工具生活的人,以及在其他不穩定或無法長期居住的環境中生活的人。

流離失所的人(displaced persons):是指可以因為任何原因而被迫背井離鄉的人。流離失所的人一旦跨過國家邊境,很可能就變成了難民。所以,沒有跨過邊境的流離失所的人往往被稱為“國內流離失所的人”(idps,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半數以上的流離失所的人都還在敘利亞境內。比如,土耳其海灘上的小男孩aylankurdi的父親,離開大馬士革到土耳其,然后最終由回到了敘利亞的科巴尼,因此,根據國際法的定義來看,他並不屬於難民。

盡管涌入歐洲的人在跨越國境后有權利申請庇護並被安排到避難所,但很多人並不愿意到避難所的帳篷中生活,比如生活在匈牙利的這些人,他們拒絕成為注冊難民,他們想要通過移民(migrants)的身份進入德國、英國、美國或者加拿大,而這些國家原則上可以將他們遣返回第一個給予他們庇護的國家。

真正的受害者

這場難民危機的受害者不僅僅那些為了“歐洲夢”而喪生地中海的人,也不局限於在難民營中生活的人,更是那些還在原居住國和國籍國遭受戰爭和暴力摧殘的普通人。

拿敘利亞難民來說,從地中海到希臘,再從希臘到德國的成本很高,主要取決於經過了多少個“蛇頭”,平均下來,每一個偷渡到德國的人至少要花費3000美元,一個四口之家的偷渡費用就是12000美元,而但敘利亞人每月平均可支配收入僅有200美元。所以,一般家庭因為資金問題,會讓把離開的機會留給年輕人,或者是計劃丈夫先到歐洲賺錢,然后回來接妻子和孩子,但這需要很長時間,而且作為難民身份往往很難找到合法的工作。還在敘利亞境內忍受戰亂的平民,而其中絕大多數是老人、婦女和兒童。

難民生活

德國:柏林國家健康和福利辦公室是每個到達德國的難民首先需要接觸的地方,該辦公室主要負責對尋求庇護者提供進行注冊。辦公樓外每天都排滿了剛剛到達德國的尋求庇護者,其中大部分來自敘利亞,很多是帶著孩子的大家庭。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辦公室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增加了650名員工和補充預算來接待這些移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德國將再雇傭1000名員工。

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透露,每一位申請者的注冊都要花費大量時間,辦公室的50名工作人員每天大約只能給100—150人注冊,而其他申請者不得不排隊等候。柏林一直在忙著處理難民申請,2015年以來在柏林注冊的難民已經超過20000名,比2013年和2014年加起來的還要多。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共有16個州,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庇護申請要按人口比例分散在各個州,柏林承擔5%的份額。然而,德國15%的申請都希望柏林得到庇護,所以很多的人不得不被分配到其他州。

難民們想要留在柏林的原因除了大城市可能會有不錯的工作機會以外,他們認為相對於小地方不夠國際化,對穆斯林有歧視。比如,德國東部的勃蘭登堡2012年以來已經發生了800起種族問題引起的犯罪,其中的142起就發生在2015年的前5個月。剛剛過去的周二,位於瑙恩的一個臨時難民避難所就遭到了縱火襲擊。難民進入德國后也確實帶來了一定的社會治安問題,於是德國的反伊斯蘭集團紛紛走上街頭,表達對默克爾難民政策的不滿和憤怒。

土耳其:從2011年有難民到土耳其以來,土耳其政府並沒有長期計劃,只打算用裝備精良的帳篷安置幾萬難民。然而4年之后,有10萬人出生在了土耳其,而且60%都是在難民營之外出生的。土耳其街上出現了許多新開的敘利亞商店、餐廳和敘利亞乞丐。土耳其邊境的敘利亞難民一直在期待戰爭盡快結束后返回家鄉,而其他一些難民則到土耳其其他城市或者是通過高成本和高風險的偷渡方式想辦法到歐洲去。

土耳其近年來對難民的健康和教育的投入已經超過了70億美元。目前,土耳其境內有超過200萬難民,相當於其1/5的人口規模,很多分析家警告說這已經是土耳其的極限了。因為除去難民問題不說,土耳其的國內政治本身就有許多不穩定因素:土耳其政府與庫爾德游擊隊之間幾十年的衝突再次被點燃;土耳其里拉與美元的匯率跌倒了歷史新低點,難民涌入帶來的金融影響是多方面的,但反對黨試圖將責任推向執政的正發黨,從而在11月的大選中削弱正發黨的支援率。

既然敘利亞人成為了一個政治包袱,那么對工作權的許可就被擱置起來了,這迫使敘利亞人繼續在受剝削的環境中非法工作。土耳其最近已經關閉了與敘利亞邊境上的頻道,土耳其政府也下達了禁令——沒有注冊檔案的敘利亞人不得隨意前往土耳其其他城市。

約旦:自2011年初“阿拉伯之春”爆發以來,陸續有難民開始從北部涌入約旦,在這場衝突之前,許多約旦北部的居民本來就把敘利亞人看成是約旦人,他們生活在一起還通婚,可以自由出入邊境。在衝突剛剛爆發的時候,許多敘利亞人到約旦來投奔親友,並不自認為是“難民”。然而這場戰爭不斷升級,情勢也越加復雜,因為沒有親戚在約旦的敘利亞人也開始跨越邊境進入約旦。

2014年8月,約旦國內的14個教堂大約接收了1000名伊拉克基督徒難民,一年多過去了,他們依然生活在這些臨時的居住區,他們的房間只是用刨料板簡單隔開而已。許多基督教難民在約旦一邊等待戰爭結束,一邊再等待去往西方國家投奔親友的機會。約旦國王去年表示歡迎來自伊拉克的基督教難民,一位居住在阿曼的伊拉克天主教牧師一直在難民、約旦政府、地方教堂和明愛會之間作調解人。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國難民署和許多非政府組織對難民的幫助都是在約旦進行的。

一點思考

9月初,敘利亞男孩aylankurdi在土耳其海灘上的小小身影撥動了我們的心弦,然而,難民問題不僅僅是被地中海吞噬的生命那么簡單,真正的受害者是那些甚至根本沒有能力逃離戰火的人。

什么是難民?我們在同情和幫助難民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因接收難民而可能帶來的社會不安全因素。但是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因為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而拒絕接收難民。找到合理的可規避這些風險的方法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為之努力的。只有這樣,才不會傷害到那些富有同情心的善良的人。

另一方面,我們解決難民問題,最好的方法到底是收容他們到西方發達國家呢,還是幫他們重建和平的家園呢?兩種途徑的可行性和成本又是怎樣的呢?這些都是我們在面對難民問題時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版權申明

本文為中東研究通訊研究團隊原創,如有意轉載請與中東研究通訊微信公眾號(menastudies)聯系。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