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板塊或發起全面攻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廣州萬隆網)
提要:在國家著力「調結構」的政策背景下,與低碳經濟密切相關的節能環保、新能源、林業、鐵路等板塊受到市場的積極追捧。可以預期的是,低碳經濟產業群作為金融危機後未來全球經濟戰略方向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其隱藏的重大投資機會已斬露頭角……
[熱點聚焦與市場機會]
受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傳遞政策信號等利好消息刺激,週一深滬大盤在個股普漲的推動下展開強勢反彈行情,兩市股指分別上漲4.74%和3.20%,雙雙收出「光頭光腳」的中陽線,預示後市存在進一步上漲的動力。觀察盤面發現,在國家著力「調結構」的政策背景下,與低碳經濟密切相關的節能環保、新能源、林業、鐵路等板塊受到市場的積極追捧。可以預期的是,低碳經濟產業群作為金融危機後未來全球經濟戰略方向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其隱藏的重大投資機會已斬露頭角。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並正式對外宣佈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會議強調,為實現排放目標,我國需要加強對節能、提高能效、潔淨煤、可再生能源、先進核能、碳搜集利用與封存等低碳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投入,通過國際合作引入先進低碳技術;加快建設低碳工業、建築和交通體系;制定配套法律法規和標準,完善財政、稅收、價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健全管理體系和監督實施體制。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2005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達50.99億噸,當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83084.8億元,單位GDP碳排放約為2.79噸碳/萬元。根據本次公佈的「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標,2020年單位GDP排放將要降至1.53-1.67噸碳/萬元。從2008年算起,假設GDP年均增速8%,202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116-127億噸,遠遠超過2005年排放總量。
顯然,隨著我國能源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出於化石能源的有限性、能源安全、環境保護等角度出發,對能源結構的改革勢在必行。根據測算,選擇低碳能源供應能在2010-2030年間為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億噸。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總能源效率為32%,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約10個百分點,單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國的倍3.5倍,歐盟的5.9倍、日本的9.7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高耗能工業如有色、化工、建材、鋼鐵、石化等行業均據有很大的節能潛力;現有建築單位面積采暖所耗能源相當於緯度相近的發達國家的2-3倍;交通運輸業行業能耗一直居於高位,預計到2020年汽車耗油將達到1.76億噸,折合原油3.2億噸。因此,低碳工業、建築節能以及節能交通體系將成為我國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節能方向。具體而言,包括核電、風電、電網技術、餘熱發電等工業節能技術,各項建築節能技術、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將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成本優勢,將成為低碳經濟發展的重點。與此相對應的是,上述領域的代表性品種將成為主力資金重點佈局和出擊的目標。
從週一的盤面表現來看,環保板塊、電動車、清潔煤、智能建築、光伏發電、林業以及鐵路板塊均受到市場的積極追捧。預計隨著未來政策的密集推出,低碳板塊有望發起全面攻勢,並成為後市行情發展的主流脈絡。
[風險提示與策略]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28日表示,從物價環比增速看,目前中國沒有通貨膨脹。CPI在年內有望轉正,現階段雖然存在通脹預期,但農業豐收、產能過剩和總需求不足決定了中國很難出現通脹,未來調結構將成為中國經濟真正的難題。
[今日消息面]
週一主要有以下信息值得投資者關註:
1、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9日在南京會見了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首相兼國庫大臣容克,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裡謝和歐盟委員會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阿爾穆尼亞,同他們就世界經濟形勢、貨幣匯率政策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溫家寶說,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中國積極擴大內需,穩定外需,保持了經濟平穩增長。當前,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仍然應該是應對危機、刺激經濟增長。過早「退出」會使成果得而復失。
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在鞏固經濟回升勢頭的同時,適應世界經濟變革調整的新形勢,針對經濟發展的新情況,以節能增效和生態環保為重要抓手,以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為動力,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加大民生工程實施力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
3、根據渤海證券基金倉位監測模型,納入統計範圍的290只偏股型開放式基金上周的平均倉位為83.87%,比前周84.34%下降0.47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8.58%,比前周下降0.40個百分點;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7.91%,比前周下降0.55個百分點。從具體基金來看,上周290只基金中107只主動加倉、183只主動減倉,主動加倉幅度在3%以上的基金有86只,主動減倉幅度在3%以上的基金有131只。上周高倉位基金的占比繼續上升,倉位在90%以上的基金比例上升至46.55%。
4、今日投資2009年11月基金經理調查顯示,99%的被調查者預期未來上市公司業績將增長,超過八成被調查者認為未來半年股市將上漲,71%的被調查者青睞週期敏感型產業。
[今日市況]
受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傳遞政策信號等利好消息刺激,週一深滬大盤展開強勢反彈行情,兩市股指分別上漲4.74%和3.20%,雙雙以中陽線報收,成交約2708.34億。從全天股指運行的態勢來看,早盤上證綜合指數以3114.29點高開,在環保、釀酒、券商、煤炭、鐵路等熱點帶動下一路震盪攀升,盤中最高沖高至3195.88點,並以接近全天高點3195.30點報收。深成指在個股普漲的推動下相應展開強勢上攻的態勢,並以全天高點報收,收出光頭光腳的中陽線。
從盤面情況看,兩市個股呈現普漲局面,其中深圳市場漲跌家數比例為852:16,上海市場漲跌家數比例為890:6。漲幅榜方面,大恆科技、金宇集團、九龍電力、中興商業、創元科技、安凱客車、永安林業等55只個股漲停。從板塊風格來看,環保行業、釀酒、券商、農業、家電以及煤炭、鐵路板塊表現較為突出,位居漲幅前列。
週一,上證綜合指數以3114.29點開盤,最高3195.88點,最低3114.29點,報收3195.30點,上漲99.04點,漲幅為3.20%,成交1637.76億;深成指以13015.48點開盤,最高13486.77點,最低13015.48點,報收13486.77點,上漲610.62點,漲幅為4.74%,成交約1070.58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