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武:當經適房不"經濟",剩下的只有政績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石家莊今年首批上千套經適房遭遇棄購。申購者稱經適房利潤超過國家規定的3%,均價高出附近商品房,而且購房者無繼承權。當地房管部門承認定價偏高,但是該市政府副秘書長表示「這不是鬧一下就降的問題」,而是沒有降價空間。
關於經濟適用房的「奇聞」,媒體接二連三地報道:6月12日,湖北武漢市一經濟適用房項目搖出了千萬億分之一概率的「6連號」,最後被證實是一起官商勾結的腐敗案件;7月29日,同樣是在湖北省,老河口市某經適房搖號出現更罕見的「14連號」,其中一名中籤者竟然才剛滿17歲;重慶市渝中區大坪鎮的新城大廈,其中322套經濟適用房交房才8個月,竟然有一半左右已經被出租……如今,石家莊經適房定價偏高的消息再次觸動公眾神經。難怪這麼多的專家呼籲取消經適房,看來並非全無道理。
經濟適用房單從字面上來理解,首先就是「經濟」、「適用」。有資格獲得這項服務的人群當屬城鎮低收入人群。而越來越多的新聞卻表明,經適房已經不再「經濟適用」:武漢、重慶、老河口、石家莊等地發生的經適房「奇聞」,曝出經適房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成了某些人「自肥」的工具,或者說是一種徒有其名的「政績噱頭」。
之所以說經適房是一種「政績噱頭」,筆者認為:其一,經適房的建設出發點已經偏離初衷。一些地方與其說是在建設經適房,不如說是在全國大氣候下的一種「隨行就市」。建設經適房並不是自身意願,所以建成的經適房要麼不「適用」,要麼成了「特權商品」,要麼乾脆是「掛經適房的牌子,賣商品房的價」;其二,經適房建設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論證。經適房的建設應考慮在限制土地價格、限制房子成本和利潤上下文章,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一些經適房戶型設計極不合理,還有一些經適房地段太偏,更有甚者價格比商品房還高,比如石家莊遭棄購的經適房;其三,經適房申購不透明。當前,之所以出現諸如武漢「6連號」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透明度造成的。
如何讓住房福利政策真正惠及低收入群體?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上三個方面切入,首要是政府層面要真正把經適房建設作為施政的一項義務。在經適房的規劃、論證、設計,尤其是招標時,要側重成本和利潤招標,不要突出土地的收益最大化。特別重要的是,在戶型、區位、價格、配套等方面,都要站在困難群體的立場去考慮。
其次要公開透明。信息公開透明是經適房彰顯「經濟」、「適用」的根本。要讓經適房從規劃到建設再到銷售全程「公示化」。小區規劃地點、適應人群、房屋套數、申報人員詳細名單、入選資格、入圍名單等,要全部詳實地在互聯網、報紙等媒體上公佈,接受公眾的監督。
眼下,相關部門必須轉變觀念,切實將經適房的各項環節置於陽光的曝曬下,讓經適房回歸「經濟」、「適用」、「保障」的本質。否則,經適房說起來再感人、聽起來再誘人,困難群體仍然買不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