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在中期會迎來爆發性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日報) 2009-12-01 09:43
知名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在第五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敦本務實 尋求經濟再平衡中的結構性突破」高峰論壇上表示,宏觀經濟轉向在2010年一定會發生,一個基本原因是因為中國有宏觀經濟政策、刺激政策先退出的理由和原因。中國證券市場經過兩三年大的調整,能夠奠定一個牢固的基礎,在中期會迎來一個大的爆發性的增長是可以預期的。
華生說,如果從金融海嘯的直接衝擊來說,中國是受影響最小的國家,而且經濟成長是在整個世界經濟復甦當中的一大亮點,我國採取經濟刺激的力度甚至超過了美國,包括信貸擴張的速度超過了最嚴重的美國和歐洲,因此中國工作經濟的退出或者調整應該先於美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證券市場的發展是跟經濟整體的走向密切相關的。如果說過去一年主要的特點是宏觀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出帶來的中國經濟快速的復甦,我認為標誌著2010年最大的經濟進程將是宏觀經濟政策的轉向。」華生說,首先,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具有不可持續性,退出和轉向只是時間問題;其次,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需要;第三,為了減少損失;第四,中國有宏觀經濟政策、刺激政策先退出的理由和原因;第五,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調整不是速度不夠,主要方向是完成結構調整、能源價格和財稅制度改革;第六,轉向相對於中國經濟來說有多方面的好處。「宏觀經濟政策的轉向、對中國經濟有質量的持續發展來說有多重的好處,沒有壞處,關鍵要認清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問題是什麼。」
對於2010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判斷,華生認為必然要發生的轉向,這會對整個經濟進程發生深刻的影響,包括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產生影響。
與此同時,華生還指出,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完成,包括股票定價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中國證券市場進一步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已經成為主導的潮流,中國證券市場的估值越來越合理,而且中國證券市場的伏越來越和國民經濟關聯度上升,中國證券市場本身容量、體積也在迅速的擴大,這都是中國證券市場要發揮更大作用的前兆。
「如果要想迎來中國證券市場更大的發展,我們可能還要有迎接風雨的準備。中國證券市場經過兩三年大的調整,包括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推進,能夠奠定一個牢固的基礎,中國證券市場在中期會迎來一個大的爆發性的增長是可以預期的。」華生最後表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