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信託(600816):三季報業績大增難阻基金拋售涉訴,重組兩大焦點事件目前仍無下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日報)
作為目前證券市場中僅有的幾家以信託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之一,安信信託三季報於10月29日終告登場。
儘管半年報業績不佳,但靠著今年7-9月份的收益大漲,安信信託還是向投資者提交了一份業績增長逾一成的三季度報告。但這似乎仍未讓參與其中的基金及險資感到滿意,第三季度上述機構紛紛大舉拋售持股。而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市場各方關注的安信信託涉訴事宜及中信信託借殼方案目前仍無下文。
三季報業績微增
基金卻大舉拋售
因營業費用上升和下屬子公司不同程度的虧損等原因,今年上半年,安信信託業績出現下滑。公司今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5064萬元,實現淨利潤1676萬元,同比下降約8.33%。
然而在三個月後,安信信託卻突然發力,其三季度業績也終於「扭滑為增」。
安信信託三季報顯示,公司1-9月實現淨利潤3261.22萬元,同比增長12.08%。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680.5萬元,同比增長18.3%,基本每股收益為0.0739元。顯然,安信信託第三季度業績成為其業績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截至9月末,安信信託總資產約5.86億元,同比增加16.72%
儘管安信信託三季報微增,但眾多基金及險資卻在第三季度大舉「逃亡」。記者查看其三季報股東數據發現,截止9月30日,在安信信託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包括工行-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基金、交行-中海優質成長基金、建行-諾德價值優勢股票型基金及人壽-傳統-普通保險產品-005L-CT001滬在內的4家基金及險資已拋售了全部持股。而仍然在其中的農行-中海分紅增利混合型基金也減持了其四成持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信信託半年報股東名單中,除其大股東上海國之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外,其餘九個席位竟全部被不同基金及保險產品所佔據。僅僅相隔數月,安信信託的這份股東名單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信託涉訟糾紛
仍無下文
與安信信託區區數分錢的每股收益相比,眾多投資者則更加關注目前正發生在其身上的涉訟及重組進展,但安信信託在其三季報中並未透露新的進展情況。
2009年6月,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已對太原市東閣服務有限公司、太原威廉企業策劃設計有限公司、張玲娟訴安信信託一案,做出了《河南新陵公路貸款資金信託合同》無效的判決,但由於訴訟雙方均不滿意,這一信糾訴訟陡然升級。目前太原威廉等三方已向法院提起民事上訴狀,要求判處該合同有效。而光大銀行太原分行也開始加入到了起訴安信信託的隊伍當中。
作為被告一方的安信信託對於這一判決也是「大聲喊冤」,認為其在原審中提出合同無效的主要理由系光大銀行太原分行與太原威廉公司及太原東閣公司惡意串通,損害了公司利益,並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但原審法院對上訴人提出的這一理由既未作出認定,也未予以明確,請求上訴審法院予以明確。
此外,對於原審中對唯一自然人張玲娟的判決,安信信託也提起了上訴。安信信託稱,原審法院認定的光大銀行太原分行與張玲娟簽訂的《陽光理財協議書》到期後,已向被上訴人張玲娟支付了1000萬元理財本金及利息,沒有事實根據,因此請求上訴法院查明事實後進一步作出認定。
截至發稿時止,備受市場各方關注的光大銀行太原分行等公司及自然人起訴公司索賠9000萬元信託資金損失一事目前仍無下文。安信信託工作人員在較早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上訴至上海市二中院的這一信託糾紛尚等待審理,對公司業績影響尚無法判斷。
中信信託借殼
公司稱仍在等待
目前距安信信託2006年底啟動向中信集團等公司定向發行13.62億股,以引中信信託入主的重組方案已近三年時間,但仍處於等待之中。而這樁國內信託業最大的重組案的最終結果也將對安信信託目前制定的2009年工作目標產生重大影響。
據瞭解,安信信託擬以4.30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13.62億股.其中,中信集團以其持有的中信信託80%股權認購9.6968億股,占安信信託發行後總股本的53.39%,中信華東以其持有的中信信託20%股權認購2.4242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13.35%,安信信託現任大股東國之傑以現金認購1.5億股。交易完成後,中信信託將成為安信信託全資擁有的公司,實現曲線上市。
這一方案已於2008年6月16日經中國證監會併購重組委員會審核獲得有條件通過。目前一年多時間已過。安信信託仍處於證監會簽批過程中.根據安信信託去年末公告,這一方案將延期一年至2010年1月。
安信信託在其半年報中表示,如該工作在2009年能順利完成,將可能發生經營策略、組織結構、管理制度和管理團隊的重大變更,這些都將必然影響到目前制定的2009年的工作目標。
而在三季報中,安信信託表示,公司向特定對像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重大資產出售事宜仍在等待中國證監會及相關主管部門的最終批准或核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