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頻出背後:廣州24塊老地王仍在"長草"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近期,廣州土地市場再度喧鬧起來,又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地王」秀,土地價格被不斷刷新超越。而與此同時,一些老「地王」卻仍曬著太陽,長滿雜草。
為何開發商閒置老「地王」不建,卻又不斷拍出新「地王」?這又將會為房地產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地王」頻出的背後,開發商究竟打著什麼算盤?
老「地王」閒置與新「地王」並存
2007年9月11日,保利地產以21.2億元和20.8億元奪得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金沙洲的兩塊土地,樓面地價分別高達8769元/平方米和8112元/平方米,這兩塊土地也成為金沙洲的「地王」。
與2007年的風光無限相比,當下,這兩塊「地王」顯得有些落寞。近兩年過去了,「地王」上面仍沒有蓋起一棟樓,依舊靜悄悄,地上的荒草在陽光下顯得鬱鬱蔥蔥。看上去,與兩年前並無太大變化。
而這不是個案。「在2007年拍賣的土地中,不少土地都在曬太陽。」據廣州合富輝煌首席分析師黎文江介紹,2007年廣州市共賣出住宅地294萬平方米,平均樓面地價4622元/平方米。若以此均價為基準,有27塊土地的成交價高於此均價,然而直到目前,有24塊「地王」未售或未動工。
儘管老「地王」還在那裡長草,新「地王」卻在不斷湧現。今年5月以來,廣州開發商展開新一輪土地爭奪戰,新「地王」再現。在6月10日的土地拍賣中,廣州城建地產以樓面地價15323元/平方米,拿下珠江新城的一塊住宅用地成為區域「地王」。7月16日,廣州大學城住宅地又拍出了7296元/平方米樓面地價,成為該區域的「地王」。
開發商再搶新「地王」意欲何為
老「地王」閒置是因為「麵粉」都貴過「麵包」了。廣州寒桐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韓世同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去年金沙洲不少樓盤售價只有約6000元/平方米,而『地王』樓面地價則已超過了8000元/平方米。這樣的話,開發商就只有兩種選擇,要麼讓『地王』曬太陽,要麼退地。」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開發商並不缺錢開發老「地王」。以保利地產為例,在金沙洲「地王」未建的情況下,今年7月16日,保利地產又以8.5億元拿下金沙洲的另一塊地。
事實上,有些開發商短期內就沒有打算開發「地王」,而是試圖通過高地價來帶動在售樓盤房價的上漲。「地王」也正在成為開發商的一種「開發策略」,或者從土地資源演變為資本資源,尤其是對那些籌劃上市或者已經上市的開發商。
因此,「地王」閒置不用,表面上看起來是賠錢的買賣,但對一些開發商來說,即便「地王」還沒有開發建設,也能為其帶來好處,所以「地王」仍舊不斷地冒出來。
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舉例分析認為,雖然廣州城建地產以1.5萬元/平方米左右的樓面地價競得珠江新城「地王」,但土地總價也不過3.45億元。但是「地王」一出,周邊樓盤應聲而漲。其中也包括城建地產自己的項目星匯雲錦,每平方米價格從20000元漲到了22000元。根據測算,僅此項目,城建就憑空多賺了2億元,而且城建在珠江新城還有一個在建的西塔項目。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廣州城建地產搶『地王』的目的是否是為了迅速開發建樓。」韓世同也認為,作為地方大型國有房地產企業,廣州城建集團其實土地儲備並不緊張,但其推高地價對其在售、在建和待建項目的估價有利。
完善拿地退地機制
「地王」閒置為房地產市場造成了嚴重影響。「這24塊未售或未動工的總用地面積約121.4萬平方米,規模接近2008年的住宅用地總出讓量125萬平方米,這些土地的閒置意味著政府通過土地市場調控樓市的宏調計劃落空。」黎文江表示,隨著今年樓市轉暖,市場因此又出現了商品房短缺的徵兆。
此外,「地王」頻頻出現也直接拉升了房價,加劇了回暖基礎仍不牢固的房地產市場的不穩定性。
為此,黎文江建議,房管部門應該採取有效措施促成這些地王的開工,有特殊原因不能開工的允許退地重新拍賣,避免影響政府的供應計劃。同時,提高退地成本,防止一些開發商一旦形勢變差,就向政府求救退地,或者要求改容積率等。
韓世同建議,現在的土地出讓制度還應設定利益相關人的限制條件,防止有些開發商竟拍「地王」不是為了迅速建房,而是為了推高其在售或者在建樓盤的價格,從而擾亂土地市場,引發土地市場泡沫。
事實上,對於那些閒置「地王」的開發商,廣州正準備給予處罰。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黃文波介紹,在2007年產生的高價地中,目前仍有8幅未履行拍賣公告和土地出讓合同規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已經對此形成了意見,並已經上報市政府,將對破壞土地市場規則的行為做出處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