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底部區域"淘金"投連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上半年股市深度調整,投連險股票型賬戶整體跑贏大盤。目前,業內普遍認為股市處于底部區域,此時是否為購買投連險的好時機?中國證券報記者就此話題邀請三位嘉賓展開討論。

 跑贏大盤 份額收縮

 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上半年,股市出現了大幅調整。請簡述一下投連險的表現情況。

 馮振中:我們通過對北京市場上的投連險賬戶信息收集整理,確定并分析了17家保險公司共98個投資賬戶截至2010年6月30日的凈值表現。數據顯示,偏股型賬戶平均跌幅達到18.57%,混合偏股型賬戶平均跌幅13.98%,混合偏債型賬戶平均跌幅9.43%,偏債型賬戶平均收益0.43%,貨幣型賬戶平均收益0.49%。整體而言,偏股型賬戶的平均表現要比大盤好一些。


 周昕:今年上半年上證指數跌幅高達26.82%,投連險也受到波及,但整體來說仍跑贏了大盤。雖然投連險表現還不錯,但隨著新會計準則實施,萬能險、投連險的大部分承保收入幾乎不能確認為保費收入。這讓比較重保費規模的一些保險公司適當收縮了投連險。此外,由于資本市場表現不好,一些公司也轉而順應客戶偏好大力發展分紅險。去年深圳銀行保險市場投連險占比約為17%,今年上半年占比約為9%,下滑比較大。

 此時購買成本相對較低

 中國證券報記者:最近一段時間股市出現了反彈,一些投資者對投連險也產生了興趣。請問目前是否為購買投連險的好機會?

 周昕:投連險作為權益類資產,是資產配置的一種工具。從資產配置角度來說,是否購買投連險與資本市場短期漲跌沒有關系。不過,目前階段資本市場相對是底部區域,從成本上來說,是購買投連險比較好的時機。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客戶都出現了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保費追加或新單,這說明有部分客戶已經認識到目前股指是具有投資價值的點位。

 有投資者認為,既然知道是相對安全的區域,不如直接買股票或基金。然而,即使是單邊上漲行情,能獲利的投資者也是少數。投連險的原理實際上是“基金中的基金”。每年公募基金的表現都在劇烈變化,個人選基金的能力沒有專業機構強,投連險正好解決了篩選基金的問題。此外,一攬子基金的漲跌幅風險比單只基金要少很多,因此投連險更適合那些長期穩健的投資者,投連險不同賬戶之間的轉換成本也較低。

 馮振中:作為資產配置,任何時候都可以購買投連險。只不過在不同時段,投資者關心的是如何進行投連險各種賬戶的配置,以及在偏股型賬戶中追加資金以獲得更多收益。從目前來看,配置偏股型賬戶是不錯的機會。

 投連險主要是投資基金的組合,和整體市場表現相關。投連險作為長期投資,目前來看介入的時機比較不錯。如果做中短期投資,雖然資本市場下行的風險很小,但上行的空間到底有多大還存在不確定性。目前,資本市場要實現反轉的條件還不具備,應該還會維持一段時間的震蕩格局。

 陳林:投連險只是投資工具的一種。不能單純說買投連險好,還是不好,而是要看客戶自己需要什么樣的資產組合,可投資資金的期限是長期,還是短期。此外,投連險的流動性要比基金差一些,在贖回上不同保險公司的規定不太一樣,且成本較高。

 從資產配置來講,購買保險產品應先以滿足保障需求為主。如果還有余錢,可以考慮投連險。因此不能完全就資本市場的表現來考慮是否購買。此外,投連險的優點在于行情波動時,投資者有較低成本的賬戶轉換機會,從而實現風險調整。不過這也對投資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和公募基金相比投連險在賬戶的透明度、投資報告及時有效披露等方面差距還較大,投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現象,使得投資者較難做出賬戶轉換等決策。

 購買投連險應“三看”

 中國證券報記者:如果此時想購買投連險,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

 周昕:購買投連險有“三看”。一看保險公司的專業投資管理模式,應充分了解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流程、風險控制經驗和投資策略;二看保險公司的投資團隊。可通過對保險公司以往投資業績的了解,評估其投資能力;三看投連險產品的適應性。投連險一般分躉繳和期繳兩種方式,躉繳適合手頭閑散資金較多、具有較大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期繳產品能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比較適合收入穩定的年輕投資者。投資者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連險。

 馮振中:投連險實際上是基金組合,通過組合避免選擇基金失誤的風險。相對于基金來說,優勢是更穩健,各賬戶之間轉換成本低,而劣勢是退出成本較高,投連險實際上鼓勵的是長期投資。因此,在選擇投連險時要比較這兩點,不僅要看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以及產品過往業績,還要比較各種費用成本。

 陳林:首先要看自己的資金狀況和投資目標,再選擇躉繳還是期繳。其次,投連險有不同賬戶,目前階段可以多配置債券型或偏股混合型賬戶,策略可相對保守一些。此外,由于投連險的信息公布不是很透明,因此不能完全依據公司產品的短期表現來做決策。最好借助一些第三方研究機構的分析成果進行選擇。

 不建議頻繁轉換

 中國證券報記者:對于已經購買了投連險的投資者,應該如何把握不同賬戶之間的轉換?

 馮振中:這種轉換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比較難把握的。他們要判斷何時轉換、不同賬戶之間轉換多少資金等問題。這既需要對市場大勢的判斷,還要投資者有明確的投資計劃,并能持續監測市場變化。在預測錯誤后,如何進行風險控制也是難題。因此投資者需要專業的理財機構來分析指導。

 以瑞典世德貝為例,我們有專門的分析研究團隊,使用安全管理模型指導投資者進行轉換,根據投資者風險偏好以及財務目標進行定制。如設定賬戶在任意12個月內的損失不超過賬戶最高值的一定比例。這種管理模式在瑞典已經非常成熟,能幫助投資者克服人性弱點,追求絕對回報避免大跌下的損失。

 周昕:投連險適合長期持有,但仍有很多投資者傾向于頻繁調整組合。他們認為,既然投連險不同賬戶之間轉移資產免費,就可以利用這點“高拋低吸”。然而,很少有人能夠高頻率地踏準市場節奏。因此,我們不建議短期波動中客戶頻繁轉賬戶,而是倡導穩健資產配置以期獲得長期穩定收益。

 此外,每個人的投資都要基于實現結婚、養老等財務目標,當目標變化時投資也要相應調整。一般來說,隨著實現財務目標時間的臨近,固定收益率產品在資產的投資組合中應占更多的比重,這對于鎖定資產到期投資收益比較有利。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