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新華都激勵對象基層人數大幅減少 高管僅減一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30 09:32


董秘稱,股權激勵對象銳減,人均份額卻大增。這一現象很正常

時隔一年多,新華都(002264)推出了改良后的股權激勵草案。

與2009年6月公布的激勵草案相比,新華都修改后的股權激勵草案最大變動莫過于激勵對象明顯縮水。據計算,激勵對象由678名減少到177名,縮水了74%。人員大幅縮水的同時,公司授予的股票期權份數卻沒有減少太多,由660萬份變為518.1萬份。這意味著,人均份額的大大增加。

為何人數銳減,份額卻縮水不多呢?董秘龔嚴冰表示:“這個很正常,我們2009年底進行了分紅,所以要相應的調整。”


另外,公司增加的行權條件實質操作難度不大,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要提防公司的股權激勵最終成為部分高管個人財富增長的盛宴。

激勵對象大幅縮水

從此次公布的草案中可以看出,激勵對象之所以會明顯減少,主要是最大激勵對象的職務級別由先前的門店經理助理級提高至門店資深經理級。而獲享股權激勵的高管及核心管理人員僅減少一人。據《證券日報》記者對比,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董事的上官常川從激勵名單中消失了,原先其應該擁有15萬份股票數量。

對于基層人數大幅減少,核心高管卻只有一人消失的疑問,新華都董秘龔嚴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官常川從名單中消失不在我披露的范圍內。激勵對象調整是公司董事會一致商議決定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

相對于激勵對象,用于激勵的股票期權份額卻縮水不多,原擬授予的660萬份股票期權縮減為518.1萬份,這使得激勵對象獲得的股權份額相應增加。

為何人數銳減,份額卻縮水不多呢?董秘龔嚴冰表示:“這個很正常,我們2009年底進行了分紅,所以要相應的調整。”

在草案中,新華都表示鑒于公司2009年度中期實施了每10股派4.5元人民幣現金(含稅)的權益分派方案、2009年度實施了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和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的利潤分派方案,公司股權激勵計劃中股票期權數量和行權價格做相應調整。股票期權數量調整為777.15萬份,占目前公司股本總額16032萬股的4.847%,行權價格調整為16.53元。截至昨日收盤,公司股價為每股24.46元,這也意味著被削減的501名基層員工與財富機遇擦身而過。人數減少,人均份額大增。新華都核心高管比如董事,總經理周文貴獲得的期權數量由此前的20萬份增加至30萬份,董秘龔嚴冰和財務總監李青的分配數量也都從10萬份變成了15萬份。對于這樣的變化,董秘龔嚴冰避而不談。

行權要求實際降低

此次修改后的股權激勵草案另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在于增加了凈資產收益率的行權條件,第一個行權期:公司2011年度經審計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3%;第二個行權期:公司2012年度經審計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3.5%;第三個行權期:公司2013年度經審計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4%。

雖然新草案中增加了一個條件,但是有業內人士指出:新華都2007-2009年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是51.35%,20.79%,13.25%,因此增加的行權條件算不上特別嚴苛。

那么,公司股權激勵的行權條件算不算苛刻呢?董秘龔嚴冰表示:“我個人認為算正常水平吧。”

值得注意的是,新草案中對業績指標的表述也由原先“以2008年業績為基礎的年復合增長率“修改為以“以2009年業績為基礎的年度增長率”,比較前后兩種表述可見對業績的要求有所放松。

有分析師對此表示,新華都的股權激勵對公司的高管來說無疑有一定激勵作用,但是由于其業績比較基準選擇較低,因此這個計劃略顯不公。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2009年公司的經營處于較低水平,2009年新華都的股東權益只有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3.1億元,凈利潤6868.59萬元,在這樣的基數上想要出現大幅增長,應該并不難。就拿2011年來說,公司只要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72億元,增加6200,凈利潤達到1.04億元,比上年增加3509.8萬元即可達到目標。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