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可動用1561億保監會訂立保險集團投資上限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前,保監會醞釀已久的《保險集團公司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悄然頒布,這份業內首份集團公司規范性文件揭開了從集團公司層面進行投資的神秘面紗。
按照《辦法》要求,保險集團公司對境內外投資總額不得超過其合并凈資產的40%,目前保險業凈資產3904億元,按此比例可投資總額最多為1561.6億元。
不過,保監會相關負責人透露,集團層面投資有別于保險資金運用的概念,前者是用自有資金如凈資產、實收資本金等對外進行投資。這也意味著保險集團公司最多可以拿出1561.6億元對外投資,包括投資銀行股權等。
同時,此份旨在防范業內保險,最大化保障投保人利益的文件亦暗示綜合經營趨勢下,監管部門“惟保險主業為尊”的思路。
投資封頂
《辦法》明確保險集團公司的業務以股權投資及管理為主,而且保險集團公司對外股權投資及投資相關企業應經保監會批準,其申報材料與申報程序由保監會另行規定。
《辦法》規定,保險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對非保險類金融企業的投資總額,不得超過集團合并凈資產的30%;此外對境外主體投資的總額,不得超過集團合并凈資產的10%。
目前,中國保險業共有7家保險集團公司、1家保險控股公司。截至2009年底,上述8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合并總資產總計為31900億元,合并凈資產總計為3210億元,2009年合并原保費收入總計為8419億元;而保險行業凈資產為3904億元。
上述保險集團公司占行業總規模的四分之三強,“這些集團公司對行業發展起著主導作用。”保監會負責人說。
為防范風險,《辦法》還要求保險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投資同一金融行業中主營業務相同的企業,控股數量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家;保險集團可投資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非金融類企業,不過,除上述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非金融類企業外,保險集團公司對其他非金融類企業的投資金額,不得超過該企業實收資本的25%,且不能參與該企業的經營。
不過,就保險集團的投資現狀而言,有的可能會與《辦法》存在矛盾。保監會負責人稱,保險集團公司在我國屬于新生事物,對保險集團公司的監管也是一個逐步探索、不斷完善的過程。“比如遇至有沖突的規定,需要進行協調,一步步完善到位。”
“畢竟這是金融業首份綱領性規范文件,但之所以不采取部門規章的形式推出,也是考慮對于新生事物有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上述負責人說。
現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確定受讓上海中保信投資有限公司16.9%的股權,交易完成后,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上海中保信將成為國壽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國壽投資總裁宋國棟強調,國壽投資收購上海中信保,屬于整合股權投資,是國壽投資自己的行為,與集團層面并無關聯,目前國壽集團對房地產并無大動作。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教授分析,國壽投資用的是自有資產,這和運用保險準備金或保費來進行房地產投資區別很大。
不過,即便是集團層面的投資,也與保險資金運用的概念全然不同,集團的股權投資要求使用自有資金、實收資本等,且一事一報。
但《辦法》明確的“保險集團可投資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非金融類企業”還是會讓人產生聯想,如投資“養老實體”,必然會涉及地產的投資。對此,上述負責人強調“不能混為一談”。
對于境外投資10%的上限規定,意味著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保險集團公司可對境外投資390.4億元。對此,一位中國人保高層表示,盡管海外存在投資機會,但目前不考慮進行跨境股權并購。
綜合經營風險
集團化是大勢所趨,目前環境下,綜合經營也可能是保險業做大的一條必經之路,在我國分業監管的格局下,并未步入成熟發展階段的保險業如何才能規避集團化風險呢?保監會的對策是“資本管理”。
上述負責人說,目前,我國金融綜合經營尚處于試點探索階段。保險集團公司開展綜合經營雖然取得了一定積極效果,但由于綜合經營的要求和條件較高,不同行業之間的經營規律、經營理念、行業文化、人才結構存在較大差異,資源整合難度很大,對保險集團公司開展綜合經營應持審慎態度,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穩步試點。
事實上,保險集團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股權投資和管理,其良好的資本管理既有利于增強對集團整體的管控能力,也有利于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
為此,《辦法》借鑒國內外有關監管實踐,結合我國保險集團公司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保險集團公司資本管理制度的基本內容,如通過“資本充足目標、資本需求規劃、內部資本充足評估機制、建立資本約束機制、資本補充機制”五個方面來管控集團化綜合的經營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規定》要求,如果保險集團公司的非保險類子公司顯著危及保險子公司安全經營的,保監會可責令其限期處置所持該子公司的股份,或者責令保險集團公司降低其持有的保險子公司股份至25%以下。
上述保監會負責人說,這顯示在綜合經營過程中,監管部門以保險主業為重的意圖。
“像銀行、證券、保險等都在謀求綜合經營,但我國保險與銀行業相比較,歷史較短、規模較小,不過,監管政策卻積極穩妥,綜合監管角度而言,步子邁得較大。”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