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表格

專家談TPP:中國無需恐慌 內外兼修因應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08 15:33


《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結束引來「蝴蝶效應」,將遠在太平洋西岸且未參加談判的中國「裹挾」其中,民間不乏有「中國被邊緣化?」、「中國要混不下去了!」的唱衰論調。對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金融貿易室主任查曉剛等專家表示,對於TPP,中國無需恐慌,但要「內外兼修」因應之。

中新網報導,「中國要對外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力度和有效性。」查曉剛說,「一帶一路」和TPP都屬於經貿合作範疇,前者以項目為基礎,根據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民眾需求可以靈活調節,而後者是統一、確定,甚至是比較僵硬的規則體系。


查曉剛進一步解釋,TPP適合發達國家間的合作,而「一帶一路」則更契合發展程度差異較大的國家合作,中國應在「一帶一路」上發力。

經濟學家張連起也發表了同樣觀點,他認為,「一帶一路」的佈局比TPP更廣大,也更具吸引力,預計未來10年,相關的65個國家的出口總量將佔世界的1/3。

張連起還指出,中國與有關國家已經或將要簽署的雙邊貿易投資協定也是「無需恐慌」的保障,同時已經建成的東盟「10+1」貿易平臺和正在大力推進的亞太自貿區也是中國的法寶。

值得注意的是,TPP中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秘魯和智利都與中國有雙邊貿易協定;而東盟「10+1」裏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和汶萊也同屬TPP成員國。可見,TPP成員國與中國仍有貿易上的「親密」關係。

對內中國應採取什麼措施?查曉剛強調,對內要做到更大的開放,「以內促外」。他強調,對外開放要先從國內做起,廣泛的投資領域和金融市場要向中國國內的私營企業充分地開放,在內部先做好市場化的競爭。

中國政府也正在落實「對內開放」。9月份出臺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有鮮明的「市場化」標簽,明確指出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在石油、天然氣、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共事業等領域,逐步向非國有資本開放。

「內外兼修」的中國在前《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吉迪恩·拉赫曼的眼中已是「亞洲經濟的核心」。他撰文表示,一個TPP協定不足以、也來不及改變「中國成為亞洲地區實力超群的經濟強國」的現實。

當地時間5日,美國等12個國家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係協定》(以下簡稱「TPP」)部長級會議上達成基本協議,宣告歷時5年多的TPP談判畫上句號。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