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欽州保稅港區將助推北部灣經濟區走上快車道

鉅亨網新聞中心


欽州保稅港區集“六大優勢”于一身,其發展必將助推北部灣經濟區走上“快車道”。

據新華社5月27日報道,2008年1月16日,國家正式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從此上升為國家戰略,進入快速發展軌道。2009年12月,廣西欽州保稅港區一期工程通過正式驗收,并將在2010年正式封關運作。

地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位置的欽州保稅港區,集區位優勢、交通優勢、政策優勢、成本優勢、管理優勢、聯動優勢等“六大優勢”于一身,其發展也必將助推北部灣經濟區走上“快車道”。

——保稅港區將促進北部灣經濟區與東盟及世界的合作


廣西欽州保稅港區于2008年5月29日獲國務院批準設立,是中國距東盟最近的保稅港區,屬于中國目前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通關最便捷的特殊經濟區域。

在區位上,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地處我國西南經濟圈、華南經濟圈、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在交通上,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地處中國-東盟國際大通道、西南地區出海大通道的最前沿,周邊擁有鐵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構成的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集疏運體系,距香港僅456海里、距新加坡1,485海里,到昆明僅940公里、重慶僅1,320公里。

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志勇介紹,保稅港區是目前中國內陸地區開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優惠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境外貨物入港區保稅;國內貨物入港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港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

南寧市商務局副局長蔡東陽說,南寧保稅物流中心與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北海出口加工區一同構建起了完善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實現了南寧與欽州、北海、防城港的區港聯動。

蔡東陽介紹,“區港聯動”是指貨物在南寧報關之后就視同出口,之后去欽州出口海外時則不需要再進行查驗或抽檢,可以直接辦理登船手續。“這意味著‘口岸分撥、多點申報、一次放行’的大通關、大物流模式將成為現實。”

“與其他保稅港區不同的是,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發展成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核心平臺,同時也將成為中國-東盟合作以及面向國際開放開發的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廣西北部灣辦常務副主任陳瑞賢說。

——對接東盟的物流體系集聚效應引人矚目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的定位首先是‘對接東盟’,其首要任務就是深化中國與東盟合作,成為服務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新平臺。”廣西欽州市市委書記張曉欽說。

自中國和東盟簽署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和《服務貿易協議》以來,超過5,000種稅目的商品已全面降稅,雙方在60多個服務部門相互做出了高于WTO水平的市場開放承諾。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中國與東盟老成員進出口貿易中90%以上產品實現零關稅,但協議也同時規定,各國可根據國情,保留10%的產品作為受保護的敏感產品。

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乃學說,由于保稅港區有政策上的優勢,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客商,可攜帶高敏感產品入區開展貨物儲存、國際貿易、國際采購與分銷配送、國際中轉、商品展示、加工研發、港口作業、檢測維修服務以及海關允許的其他業務,一律享受免稅政策。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以后,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商人,在貿易“路徑”的選擇上更為自由,保稅港區與自貿區政策的疊加,還有利于拓展腹地,讓貿易更加便利。

“如越南諒山、河內的產品要出口美國,在自貿區建成前,他們更多是通過越南的港口出口;自貿區建成后,由于產品都在自貿區內,不再有關稅壁壘,如果從欽州保稅港區出口成本更低,貿易更自由。”王乃學說。

王乃學認為,保稅港區的政策是低成本的物流政策,創造了低成本的物流鏈;而自貿區的政策是低關稅的貿易政策,讓大多數商品實現了零關稅。只要充分利用廣西的區位優勢,發揮好自貿區政策與保稅港區政策的疊加效應,就能更好地促進中國—東盟開放合作。 

如自貿區的原產地規則規定,有關產品只有增值40%以上,才能獲得原產地證書,在中國與東盟的貿易中才能享受零關稅。如果將有關配件運到欽州保稅港區組裝,增值40%后再出口東盟國家,就可享受零關稅政策,這不僅有利于現代化生產,而且有利于第三方國家利用這一政策來開拓中國和東盟的市場。

——政策有待完善 亟待引進人才

針對欽州保稅港區目前的發展狀況,陳瑞賢、王乃學和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古小松等相關專家建議,保稅港區的區域政策和行業政策需進一步完善,航線服務、港口網絡建設需進一步增強,同時人才引進機制也亟待建立。

一是尋求更為開放的區域政策和行業政策。目前保稅港區政策雖然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進臨港產業的發展,但是保稅港區與保稅區的政策實質性差異并不突出。僅僅依靠保稅港區政策,尚不足以保證未來欽州港工業和港航物流產業的持續發展,應當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實行更加優惠的產業發展政策。

二是增加海運航線服務。目前欽州港的國內和國際海上航線都很少,缺少到主要市場的定期、經濟的航線服務。初期可考慮前往新加坡的班輪服務及越南部分港口的班輪服務。

三是建設內陸無水港網絡。為吸引更多的腹地貨源,更好地服務腹地貨主,欽州保稅港區應當盡早在西南等地區貨源相對集中或地理位置輻射周邊地區相對較好的城市設立無水港,形成欽州保稅港區別于其它保稅港區的競爭優勢。

四是完善人才引進機制。針對欽州保稅港區產業發展的特點,制定長期的人才培養計劃,制定相應的鼓勵措施,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大型物流企業建立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強物流信息技術和自動化設備的研究和推廣應用。

(程笛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