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農行改革創新破難題 服務“三農”譜新篇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服務“三農”是國家賦予農業銀行(601288)的重大使命。近年來,農業銀行以推動股改上市為契機,堅持面向“三農”的市場定位,緊緊圍繞“三農”突出問題,積極創新產品服務,不斷加大信貸投放,探索出一條具有農行特色的大型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新路子,譜寫了助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加大信貸投放,破解農村“融資難”

近年來,隨著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農村“融資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農行積極發揮農村金融骨干作用,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農村城鎮化和縣域新型工業化,不斷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投放力度,為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輸血”。截至2011年末,全行涉農貸款余額近1.7萬億元,較2008年末增長1.2倍,增速持續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其中,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4000多家,授信2400余億元;縣域中小企業3萬多家,貸款余額8000多億元。農行還充分發揮大型商業銀行綜合服務優勢,積極運用票據、發債、投行、租賃、保險等多種服務手段,為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科技進步、農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提供全方位一體化金融服務。“三農”各項貸款在全行的比重穩步提高,縣域新增貸存比連續4年超過50%,扣除存款準備金因素,總體上做到了縣域資金“取之于農、用之于農”。

創新微貸技術,破解農民“貸款難”


長期以來,因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和缺乏有效抵押物,農民難以從金融機構獲取貸款,影響增收致富。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農業銀行專門推出了面向農戶的金穗惠農卡產品,該卡集儲蓄、消費、繳費、資金匯兌結算和涉農補貼資金兌付等多種功能于一身,尤其是針對農民貸款難問題,加載小額自助貸款功能,對符合條件的農戶予以授信,實現“一次授信,循環使用,隨借隨還”,極大地方便了農民獲取資金發展生產,受到廣大農民的青睞。到2011年末,農行累計發放惠農卡9800多萬張,覆蓋全國約7600萬農戶,覆蓋率約35%;依托惠農卡為794個縣的新農保和506個縣的新農合項目提供了資金代理服務;為700多萬農戶提供了貸款授信,為300萬農戶發放小額貸款1000多億元,目前全行農戶貸款余額達3500億元。

推廣“村村通”,破解農村“服務難”

農村地域廣闊、農民居住分散,金融網點覆蓋面不足、農民獲取金融服務難是當前農村金融的又一個突出問題。對此,農行一方面大力推進物理網點建設和改造,優化網點布局,將金融服務延伸到鄉村,持續增強網點服務能力和輻射范圍。目前,農業銀行擁有縣域網點達1.27萬個,縣域網點總體保持穩定。同時,農行創新推出以“惠農卡+轉賬電話”為基本模式的金穗惠農金融服務“村村通”工程,在廣大農村設立助農服務點,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小額取現、轉賬、結算等現代化基礎金融服務。目前,農行已在全國設立助農服務點4萬多個,布放轉賬電話等電子機具160多萬臺,在全國行政村覆蓋率達37.9%。有農民形象地說,“農行在農村修了一條現代金融的高速公路”。

送金融知識下鄉,破解農村“信用難”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整體的金融生態還比較薄弱,農村客戶信用意識還不強,金融知識也有待普及。為此,農行在廣西、福建等地通過與政府廣泛合作,開展信用鄉鎮、信用村建設,有效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改善農村信用環境。目前,僅福建分行就已與542個村建立了銀村共建關系。在吉林、湖北等地與村委會、龍頭企業合作,幫助農民建立自己的擔保公司和資金互助組織,提升農民組織、運用資金的能力。在河北、內蒙等地,農行開辦“三農”金融課堂,為廣大農民普及國家金融政策和銀行金融產品,提高“三農”客戶的金融知識水平。

推進事業部改革,破解服務“保障難”

對于大型商業銀行而言,由于城鄉業務客觀上存在的成本收益級差,在一體化運作模式下容易導致信貸等金融資源向城市傾斜。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農業銀行在不改變現有體制框架的前提下,設立專門的三農金融部,對“三農”業務實行事業部制的管理模式,在發揮大銀行整體優勢的同時,確保有專門的機構、專門的人員、專門的制度服務“三農”。同時,加大人、財、物等資源向“三農”業務的傾斜力度,單配信貸規模,高配固定資產投入和營銷服務費用,增配人力資源,2008年以來,共為縣域支行定向招聘大學生1.5萬余人,大學生村官1100多人,有力提升了“三農”金融服務能力。

強化基礎管理,破解風險“管控難”

針對農村金融風險大、成本高等問題,農行在服務“三農”過程中,努力強化基礎管理,高度重視風險管控,不斷提升服務“三農”可持續發展水平。農行在業務量較大的縣域支行恢復設立信貸管理部,加大涉農貸款的貸后管理力度。在縣域支行實行獨立審批人、風險經理派駐和產品停復牌等制度。推進網點運營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和鐵賬、鐵款、鐵規章“三化三鐵”創建活動,大力推廣業務集中作業、集中監控、集中授權“三大集中”,夯實合規管理基礎。創新“三包一掛”、農村“五老”協管等“三農”風險管理手段,通過在線監測系統、農戶小額貸款外呼服務管理系統等科技手段,加強對“三農”貸款監測防控力度。2008年以來,農行“三農”貸款不良余額和不良率連續實現雙降,不良率目前已低于2%。

服務“三農”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骨干和支柱,未來農業銀行將進一步強化為“三農”服務的市場定位和責任,將服務“三農”作為改革發展的永恒主題,帶著愛心和真摯的感情服務“三農”,努力成為農村現代金融服務的探路者(300005)、引導者和推廣者,為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推動“三化同步”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標籤



Empty